-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他工作50多年来所取得的科研成果使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及应用领域领先世界水平,不仅解决了中国粮食自给难题,也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 袁隆平 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生于北京。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创始人,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当代神农”、“米神”等。 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后,一直从事农业教育及杂交水稻研究。1980-1981年赴美任国际水稻研究所技术指导。1982年任全国杂交水稻专家顾问组副组长。1991年受聘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首席顾问。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71年至今任湖南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袁隆平1930年9月1日出生于北平(今北京),幼年正值日本侵华,并逐步侵占华北和中国内地。隆平一家和全国千千万万同胞一样过着逃难生活,国破家亡的中国人民遭受日本侵略军空袭,尸横遍野。这些悲惨景象,给袁隆平童年的心底,留下深深的民族创伤,也在他脑海里产生了一串串的问号:为什么中国百姓如此被人欺侮,任人宰割?为什么外国强盗在中国如此横行霸道?面对国破家亡的严酷现实,使袁隆平从小就立志:要做一个使中国富强、不受外国强盗欺侮的人。 袁隆平从小学习不愿死记硬背,喜欢思考,善于提问,从思考中加深对基本原理的理解。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兴趣爱好广泛,学会多种姿势游泳,可以横渡长江。高中时曾获汉口赛区男子自由泳冠军。 高中毕业以后,父亲希望他通过上大学能升官发财,光宗耀祖。隆平自己却在中学阶段就对生气盎然的花草、果木和大自然的蓬勃生机,对春华秋实的自然规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于是袁隆平义无反顾地报考重庆一所学院的农学系,高高兴兴地跳进了“农门”。 大学毕业后,袁隆平分配到湖南省偏僻的安江农校书,在教学当中,袁隆平不满足于仅当一名合格的中专老师,还想在农业科研上搞出点名堂来。10多年来,他始终坚持一边教学,一边科研,教学与科研、生产紧密结合。 1960年罕见的天灾人祸,带来了严重的粮食饥荒,一个个蜡黄脸色的水肿病患者倒下了……隆平的5尺之躯也直接经历了饥饿的痛苦。袁隆平目睹了严酷的现实,他辗转反侧不能安睡。他决心努力发挥自己的才智,用学过的专业知识,尽快培育出亩产过800斤、1000斤、2000斤的水稻新品种,让粮食大幅度增产,用农业科学技术战胜饥饿。 袁隆平开始迈开了双腿,走进了水稻绿海,头顶烈日,脚踩烂泥,驼背弯腰地试验,观察,摸索,研究…… 经过两年多的寻找和采集研究,又经过8年历经磨难的“过五关”,到1974年袁隆平终于配制杂交水稻种子成功。 杂交水稻开始在全国范围开始应用于生产,十年内累计增产稻谷1000亿公斤以上,增加总产值280亿元,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群众交口称赞靠两“平”解决了吃饭问题,一靠党中央政策的高水平,二靠袁隆平的杂交稻,人们用朴实的语言,说出了亿万中国农民的心里话。 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斯瓦米纳森博士高度评价说:“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 袁隆平的品质 执着 创新 关心人民 淡泊名利 执 着 自年轻时曾目睹有人挨饿的场景起,袁隆平就立志献身杂交水稻事业,并为之不懈拼搏、顽强奋斗,始终把解决“民以食为天”的问题当作自己的重大责任和强烈使命,对此他意志坚定、锲而不舍。他曾遇到过政治风暴带来的险恶,经历过环境条件伴随的艰苦,遭受过科研攻关出现的挫折,品尝过天伦亲情割舍的愁苦。然而,他面对种种困难从来不屈服,而是矢志不渝,坚强地战胜困难。正是因为具有这种迎难而上的勇气,困难在他面前变得渺小,杂交水稻研究的一道道难关被他攻克。 创 新 袁隆平不迷信权威和书本,勇敢承担起杂交水稻研究的课题,不畏艰难,反复试验,使他当之无愧成为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第一人。至此,他始终没有停止探索的步伐,在67岁的时候又产生一个惊人的想法——挑战超级杂交稻。这是他在杂交水稻上的又一创新之举。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 泰国金镰刀奖 越南农业和农村发展荣誉徵章 关 心 人 民 日有所思,应有所梦。我曾梦见试验田的超级水稻长得比高粱高,稻穗比扫帚还长,谷粒有花生那么大。沉甸甸下垂的千万个穗子,好似气势磅礴的大瀑布。我就在它下面乘凉。但愿梦想成真,让天下人都有饱饭吃。 ——袁隆平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