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大明宫遗址保护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 录
前言
第一章 概况论述
第一节 项目概况
遗址概况
研究依据和主要内容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大明宫的历史地位
保护遗址的必要性
保护遗址的紧迫性
项目建设的客观条件成熟
历史资料丰富
考古学基础研究比较扎实
各级领导重视
总体规体已经批准
遗址保护工作已有一定实践经验
文物保护受到全世界重视
项目规划及主要工程
第十三节 项目规模
第十四节 保护工程和方法
问题和对策
第十五节 主要问题
3
第十六节 对策意见
合理利用资源展示遗址魅力
第十七节 展示遗址恢弘庄严的魅力
第十八节 展示黄家园林宛如人间仙境的魅力
第十九节 展示唐文化丰富多彩的魅力
第二十节 遗址展示的实施步骤
第七章 项目投资估算
第二十一节 投资估算范围
第二十二节 投资估算依据和估算资金
第二十三节 项目资金来源和使用安排
第八章 管理机构和人员编制
第二十四节 体制
第二十五节 建制
第二十六节 编制
第九章 项目效益分析
第二十七节 较高的文物保护效益
第二十八节 良好的社会效益
第二十九节 有利于区域生态建设
第三十节 增加土地升值潜力
第三十一节 产业效益评估
第三十二节 景观效益评估
第十章 总体结论
4
附图:
一、 大明宫遗址分布平面图;
二、 大明宫遗址用地归属及拆迁面积图;
三 、大明宫遗址保护平面图;
四 、大明宫遗址保护效果图。
5
概况论述
1-1 项目概论
1-1-1 项目名称
唐大明宫遗址保护工程
项目实施单位
**市文物局
项目可研报告编制单位
**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会
项目地址
**市明城墙北一公里处。即自强东路以北,玄武路以南;太华路以西,建强路、大明宫西路(规划路)以东。处东经108 56 30—108 58 30 。北纬34 17 —34 18 30 。
项目性质
遗址保护,社会公益事业。
项目占地面积
6
3.2平方公里
1-1-7 项目建设总投资
约18亿元人民币
遗址概况
大明宫概况
大明宫是唐时三大皇宫之一。始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是唐太宗李世民为太上皇李渊 “清署”而建的别宫。初名永安宫,次年改名大明宫(取“如日之升曰大明”意)。但宫未建成李渊病故,一度停工多年。唐高宗在位时期因李治染痹,厌太极宫湫湿,再建大明宫,并改名蓬莱宫(取 “如山之寿曰蓬莱”意)。龙朔二年(公元662年) “四月造蓬莱宫成”,高宗李治从太极宫迁此朝寝。咸亨元年(公元670年)蓬莱宫又改名含元宫,唐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再复名大明宫。经玄宗等帝续建、扩建,大明宫成为我国中古时期规模最大,建筑高达宏伟,环境最优雅的皇帝宫廷。高宗以后,唐王朝20多位皇帝,大都在这里朝寝,使其成为唐时内政外交的中心。
大明宫废毁于天佑元年(公元904年)。当时,朱全中胁迫昭宗迁都洛阳,“毁长安宫室百司及民间庐舍取其材浮渭沿河而下”, 大明宫自此沦为废墟。
大明宫遗址概况
大明宫废毁至今已1100多年,当年高大宏伟的地面
7
建筑,早已荡然无存。目前,人们直接可以看到的仅有含元殿、麟德殿、三清殿、大福殿、丹凤门、玄武门、重玄门、望仙台、蓬莱岛及部分宫城段落等十余处遗留地面德夯土基台。但据考古勘探、发掘,大明宫遗址的宫城、夹城、宫墙址、门址、宫殿址等,大部分埋于地下一米左右,埋藏丰富,保存基本完整,是我国大型皇帝宫廷遗址保护比较完整的一个,也是当今极其珍贵稀缺的文化遗产。
大明宫宫城遗址平面,南半部为长方形,北半部为半梯形。宫城周长7375米,面积3.2平方公里。宫城北半部的东、西两侧55米处有夹城,分别长1260米和1000米;宫城北测160米有北夹城,与北宫城平行。宫城周围有宫城门、夹城门址共11处。宫城区内南半部的主要遗址有三纵(御道和御道两侧通往内宫的两条通道)、三横(即含元殿前、含元殿两侧、宣政殿两侧的三道宫墙);北半部有各种建筑遗址40多处,大部分保护比较完整,个别遭到破坏。后宫区还有面积约10多万平方米的太液池遗址,池内已发现有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