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章 常见的致动物疾病性病毒 (1-14节)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口蹄疫病毒 第二节 狂犬病病毒 第三节 伪狂犬病病毒 第四节 猪瘟病毒 第五节 猪生殖和呼吸综合征病毒 第六节 猪细小病毒 第七节 猪圆环病毒 第八节 猪流行性感冒病毒 第九节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第十节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 第十一节 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 第十二节 牛副流行性感冒病毒 第十三节 牛轮状病毒 第十四节 牛冠状病毒 第一节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 一、生物学特性 二、抵抗力 三、抗原性 四、培养特性 五、致病性 六、微生物学诊断 七、预防与治疗 口蹄疫病毒(Food and mouth disease virus,FMDV)是牛、猪、羊等偶蹄动物口蹄疫的病原。口蹄疫流行极广,在世界许多国家时有发生,对畜牧业发展影响很大,是当前世界各国极为重视的家畜传染病之一。该病也偶见于人和其他动物,因而也是一种人畜共患病。 口蹄疫病毒属于微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口蹄疫病毒属(Aphthovirus),属内只有口蹄疫病毒一种。 第一节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 口蹄疫是OIE A类传染病,是全球性最重要的动物健康问题之一。 一、生物学特性 本病毒是动物病毒中发现最早的一种。口蹄疫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口蹄疫病毒属;二十面体对称,直径20~25nm无囊膜,病毒基因组为正股单股RNA,在RNA芯髓外对称衣壳上有32个壳粒。电镜下观察,可见病毒粒子表面的颗粒状结构和一个密度较低的中心。此外尚可见有较小的蛋白质亚单位颗粒,直径7~8nm,无感染性。比较小的颗粒具有球蛋白特性。病毒子在宿主细胞的原浆内可形成晶格状排列。 二、抵抗力 对酸敏感,病毒在pH为6.5的缓冲液中、4℃条件下14h灭活90%,在pH5.5时1min灭活90%,在pH5.0时每秒钟灭活90%,pH3.0时瞬间灭活,病毒在pH7.0~7.5时十分稳定。病毒的感染性RNA在pH4.0时较原病毒稳定。口蹄疫病毒对碱也很敏感。对消毒剂的抵抗力较强。 病毒在低温下能长期保存。病毒的灭活温度为85℃1min,70℃10min,60℃15min,但裸露的RNA对热较稳定。 三、抗原性 根据病毒的血清学特征,目前已知口蹄疫病毒有七个主型:A、O、 C、南非Ⅰ、南非Ⅱ、南非Ⅲ和亚洲Ⅰ型。各型之间没有相互免疫作用。本病毒有较大的变异性,病毒在保存和流行中,常发生血清学的变异,有时流行初期与末期毒型不一致,几乎每年都有新的亚型出现,本病毒已发现65个以上的亚型。 四、培养特性 1.组织培养 利用犊牛、幼猪的肾脏或豚鼠、牛胚胎上皮组织制成细胞单层来培养病毒,病毒繁殖后,使细胞发生病变。 2.鸡胚培养 本病毒不易在鸡胚上生长,必须反复交替通过牛与鸡胚或在添有牛舌上皮的鸡胚组织培养继代后,才可能适应于鸡胚或鸡胚组织培养。 五、致病性 在自然条件下,主要发生于偶蹄兽,其中以奶牛和黄牛最易感,其次是水牛,牦牛、猪,再次为羊和骆驼等。野生偶蹄兽也能发生。 1.传播途径 呼吸道、消化道(被污染的饲料、饮水) 创伤、皮肤、粘膜 2.流行特点: 有一定的季节性 (以冬、春季节发病较多,夏季可以平息) 传播迅速,一般沿交通线进行传播 3.症状 1)以牛为例: 初为发热,逐渐发展为口腔粘膜、蹄部皮肤出现水泡,在24hr内这些小水泡融合成大水泡,继而破裂、形成烂斑,细菌感染后,引起蹄壳脱落,出血。 2)以猪为例: 猪主要以口腔、蹄部和乳头出现水泡、烂斑、蹄壳脱落。 哺乳期的动物出现出血性胃肠炎。 病理剖检出现心肌切面为虎斑心。 患猪流涎,精神沉郁,弓背 患猪鼻拱部水泡 蹄踵、蹄叉部红肿、溃疡,蹄壳脱落 口蹄疫患猪虎斑心心包膜弥漫性和点状出血,心包积液浑浊,心肌松软,切面有灰黄色或淡黄色斑点或条纹。 六、微生物学诊断 (一)豚鼠接种试验 选择500g以上的健康豚鼠4~6只,剪去后肢足掌部被毛,用湿棉花球洗净,再用70%酒精棉消毒。将足掌部皮肤或口腔粘膜划破,把感染性病料涂擦于划破处。第二天如局部有水疱,即可确诊。 (二)乳鼠接种试验 选2-7日龄乳鼠5只,4只做检样,1只做对照,每只颈背部皮下接种0.1ml,观察1周,如有死鼠,及时取出,制备1:3检样,传代。如无死鼠取活鼠冻死传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