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儿童护理.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呕吐的护理 观察病情 预防窒息:侧卧、及时清理口腔、保持呼吸道通畅 少量多次哺喂,稠度增加 指导家长喂养,喂养不当是呕吐主要原因 腹痛的病因 器质性疾病 腹腔内疾病: 寄生虫、细菌、病毒感染;阑尾炎、胃肠梗阻;肠炎、腹膜炎、胰腺炎;泌尿道感染、结石。 腹膜外疾病: 肺炎、胸膜炎、心包炎、过敏性紫癜、腹型癫痫等。 功能性腹痛 :婴儿阵发性腹痛;肠痉挛症多见于儿童,与精神因素有关。 腹痛的护理 病情观察:部位、程度、性质、伴随症状(呕吐、大便、黄疸、其他) 一般护理:保证入量;不可随意用止痛药;急腹症者应禁食 针对病因进行处理 * 吗啡、可待因引起呼吸中枢抑制 * 主张使用祛痰药、雾化吸入 氨茶碱会兴奋患儿,必须严格计算计量。新生儿、小婴儿慎用 * 使用泻药容易导致水电失衡。止泻剂可能导致肠道毒素吸收,可使用妈咪爱。 * 见书62页 * 儿科用药与常见症状的护理 北京大学护理学院 陈 华 教学目标 复述儿科常用药物使用的注意事项 计算儿童药量 掌握不同的给药方式 应用所学知识处理儿科常见症状 小儿用药的特点 儿童用药特点 小儿血脑屏障不完善 小儿肝肾功能及某些酶系统发育不完善 小儿易发生电解质紊乱 胎儿乳儿易受母亲用药的影响 遗传因素 药物的选择 药物选择 抗生素 有针对性使用抗生素 使用前先做药敏试验 预防二重感染 注意药物不良反应 药物选择 退烧药 6个月以下慎用退烧药 常用对乙酰氨基酚(泰诺林,百服宁),布洛芬 4-6小时一次,每天不超过4次 紧急:安乃近滴鼻,吲哚美辛(消炎痛)栓剂 药物选择 镇静止惊药 常用安定、苯巴比妥、水合氯醛 不用吗啡、可待因 药物选择 镇咳、祛痰、止喘药 祛痰和雾化为主 不主张使用强镇咳药 氨茶碱止喘,但新生儿和小婴儿慎用 药物选择 泻药与止泻药 5岁以下小儿不主张使用泻药 便秘先以饮食调节,或用开塞露、甘油栓 腹泻时不主张使用止泻药 微生物制剂 胃肠粘膜保护剂 药物选择 注意药物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肾上腺皮质激素 严格掌握使用指征 水痘时禁用 慎用氨基糖甙类药物、喹诺酮类药物 小儿药物剂量的计算 药物剂量计算 按体重计算 小儿剂量=体重(kg) ×每日(或每次)每公斤所需剂量 药物剂量计算 按体表面积计算 小儿剂量=体表面积(m2) ×每平方米体表面积所需剂量 体表面积计算 <30kg 小儿体表面积(m2)=体重(kg) ×0.035+0.1 >30kg 小儿体表面积(m2)=(体重-30) ×0.02+1.05 药物剂量计算 按年龄计算 按成人剂量推算 小儿剂量=成人剂量×小儿体重(kg)/50 常用的给药方式 给药方法 口服给药 依据年龄选剂型 依据病情选方法 小婴儿喂药的方法 不宜欺骗患儿或将药物与食物混合服用 给药方法 肌肉注射 适当进行解释 注射方法 体位 固定 三快法、进针时留1/4在体外 给药方法 静脉注射 静脉的选择 注射的约束与固定 给药方法 其他 滴耳剂 滴鼻剂 滴眼药 雾化吸入 灌肠 鼻饲 儿科常见症状的处理 发热的护理 腋温:36-37℃,肛温:36.5-37.5℃,舌温低于肛温0.3-0.5℃ 发热的定义 低热:37.5-38℃ 高热:39-40℃ 超高热:超过40℃ 长期发热:超过两周 发热病因 感染性疾病: 急性发热以上感最多见,长期低热以结核病、慢性尿路感染、慢性鼻窦炎等常见。 非感染性疾病: 见于大量组织破坏或坏死、结缔组织病、变态反应、体温调节失常和中暑等。 病理生理 代谢增加,耗氧增加 心跳加快,心血管负担加大 皮层兴奋或抑制 消化功能降低 防御能力下降 发热的护理 病情观察 一般护理:休息、皮肤、营养水分、口腔 降温措施: 物理降温:打开包被,冰袋或凉水袋,温水浴,酒精擦浴 药物降温 高热惊厥史提前处理 病因治疗 婴儿哭闹 病因 非疾病原因: 情绪变化、不舒适 疾病原因: 凡能引起小儿不适或疼痛的疾病都可引起哭闹。 哭的声调 尖调哭声:称为脑性尖叫,提示颅脑损伤、化脓性脑膜炎等。 哭声低沉而粗:见于甲状腺功能低下。 哭声时高时低:要挟性哭闹。 哭声弱或呈呻吟:病情多严重。 哭闹特点 非疾病性哭闹多时间短暂 疾病所致者哭闹为持续性或反复性 婴儿阵发性腹痛:喂养不当,1-3月 肠套叠:伴呕吐,有血便,包块 嵌闭疝:腹股沟疝 外耳道疖肿 鼻腔堵塞 蛲虫症 呕吐 病因 消化道梗阻: 先天性肠道狭窄或闭锁、肠套叠或肠梗阻 消化道感染 全身感染性疾病和代谢障碍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颅内压增高 各种中毒 * 吗啡、可待因引起呼吸中枢抑制 * 主张使用祛痰药、雾化吸入 氨茶碱会兴奋患儿,必须严格计算计量。新生儿、小婴儿慎用 * 使用泻药容易导致水电失衡。止泻剂可能导致肠道毒素吸收,可使用妈咪爱。 * 见书62页 *

文档评论(0)

liuda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