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昭阳二中“导师制”实施方案
一、“导师制”实施背景:
我校班主任工作主要忙于班级日常事务和常规教育,繁杂的班级事务占用了大量做细致有效的工作时间,容易疏远师生情感、淡化师生关系。应试教育的消极影响,导致德育工作渠道单一,方法机械,学校的德育工作出现了“管、卡、压、罚”的现象,忽视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部分任课教师出现“只管教学,不管教育”。常常出现科任教师抱怨班主任没有做好学生思想工作,或抱怨班主任没有把学生纪律教育好,导致科任教师对自身的定位有所偏差,而忽视了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学校缺乏有力的评价机制,学生的品行表现出表面性,被动性和不稳定性,而教师却往往以这种表象来评价学生的品德,忽视对学生深入了解与客观的评价,缺少有效的教育途径,由于班主任面对全班学生,而无法顾及每一位学生实际情况开展针性教育,对学生注重共性教育而缺少个性、心理教育。学校教育与德育教育在管理上缺乏两者沟通的有效机制,班主任与德育工作者无法有效地贯彻到学生的生活,无法关注学生的生存状态与精神生活质量,造成德育工作实效性不高。
二、“导师制”的内函:
“导师制”是指在“整体、合作、优化”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把学生的思想教育任务分解给老师,依据“用心沟通、以德树德、竭诚交流、以情动情、修身垂范、以行导行”的育人原则,让老师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需求,采取个性化、亲情化地关心、指导学生的思想、生活、心理健康、学习和特长,形成了既管又导、达到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健康发展的目的,整体推进学生思想工作的发展。导师制是以“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首先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形成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全程育人的良好模式,形成以班主任为核心、任课教师为成员的育人组合,在学习、生活、思想品德、心理健康、法制观念、公民意识、特长发展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指导帮助。
三、“导师制”实施的意义:
通过实施“导师制”,导师可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因材施教,强化个别指导,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能提高教师的德育工作能力,有效促进全员、全程育人格局的形成;改变了传统德育工作只由少数人在实施的局限性和片面性,改变了任课教师只管教、不管导的状况,加强了德育工作力量,使任课教师能以教书育人为宗旨,把握时机,利用德育资源,使德育成为教学的有机部分。通过实施“导师制”,加强了教师的责任感,融洽了师生间的情感关系,使关爱每一位学生由口号转变为积极的实践。实施“导师制”,培养了学生个性化发展,避免过去班主任一人无法“因材施教”的局限,同时通过导师与家长的联系,也促进了学校与家长间的联系,双方整合优势,提高德育教育效果,学校的形象也会在社会中得到大力提升。实施“导师制”,加强了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做好家庭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促进学校普法工作的深入开展,使学生树立良好的基础法制道德观念的形成。通过实施“导师制”,为德育的亲情化、个性化提供有效的载体。
四、实施“导师制”指导思想:
为全面贯彻和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结合学校的“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打造重点”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强我校德育工作和教学工作,构建学校“大教育”模式,紧紧围绕育人为中心,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新途径、新方法。同时充分发挥全体教职工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努力增强我校德育工作和教学工作的实效性,走主体教育的特色之路。
五、“导师制”实施领导小组及机构:
组 长: 田中良
副 组 长: 董龙海、王玉川、张杰
成 员: 陈长江、陶万里、张毅
小 组 长: 各班班主任
宣传、档案: 殷宪刚、周广华、李京华
咨询中心(信息收集与信息反馈中心):政教处
六、“导师制”培养目标任务:
1、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社会责任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法律,养成良好劳动习惯、文明行为习惯、健康文明生活习惯、科学良好学习习惯。掌握科学思想方法、明确学习目标。
2、培养学生具有自尊自爱、自信自强、自觉自律、开拓进取。坚毅勇敢的良好心理品质。
3、培养学生具有明辨是非、知荣辱、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和一定的道德评价能力。
4、培养学生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
5、培养学生在生活上自理、行动上自律、评价上自省、心态上自控、情感上自悦的目标。
6、培养学生爱校情感,丰富校友文化。
听取学生的心声,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及时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遇到的困难和困惑。导师是学生思想的培育者、是学生实现理想的指导者、是学生学习的辅导员、是学生生活的指导员、是心理上的疏导者与维护者,是学生成功的引路者。
七、“导师制”实施方法与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数码相机-SONY索尼-HDR-SR1E说明书.pdf
- 数学的发展历程.pptx
- 医药销售年终总结PPT.pptx
- 多维阅读第5级SmokeJumpersHelp消防队在行动方芳-完整版PPT课件.pptx
- 日本大学2015留学.ppt
- 高标准农田假设检验批表格.doc VIP
- 2024年湖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招聘笔试真题.docx VIP
- 课题申报书:家校共育背景下儿童社会情感能力的异质性发展机制及促进研究.docx VIP
- 2025年八省联考陕西高考生物试卷真题答案详解(精校打印).pdf VIP
- Unit 1 Meeting New Friends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闽教版英语五年级上册.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