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左云县村村通水泥(油)路
工程建设志(2001—2010)
概 述
左云县地处山西省北部,大同市西隅,幅员1314.17平方公里。东邻大同市南郊区,西接朔州市右玉县,北隔长城与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相望,南连朔州市山阴县和怀仁县。极点直线距离东西29.2公里,南北45公里,县辖管家堡、三屯、张家场、水窑、马道头、小京庄6个乡和店湾、云兴、鹊儿山3个镇,共有228个行政村,总人口14.8万人。
左云县土地广阔,境内丘陵起伏,沟壑纵横,地势高亢,起伏较大,平均海拔1020米—2013.4米之间,是山西省平均海拔较高的地区之一。左云气候寒冷干燥,无霜期短,农业生产条件较差。但左云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有煤炭、粘土、石灰岩、浮石、玄武岩、云母等,尤以煤炭资源储量大,约100亿吨,且分布广,占全县总面积的49.46%,埋藏浅,深度为100米—120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县委、县政府把发展煤炭生产作为振兴左云经济的突破口来抓,实施国家、集体同时投资开发,乡乡办煤矿、村村出劳力、人人都受益的方针,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全县人民的积极性,煤矿数量和煤炭产量不断增加,煤炭工业成为全县的支柱产业。2001年,全县煤炭产量突破1200万吨,2003年达到1389万吨,成为全国重点产煤县之一。全县有2个乡镇44个村跨入宽裕型小康乡(镇)、村行列。
富裕起来的左云人民,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20世纪90年代后,持续不断地进行公路建设,发送人民群众出行条件,2002年开始,掀起公路建设高潮。2002年—2008年共新建、改建村通水泥(油)路1387.45公里,累计投资39916.5万元。
2009年-2010年省委、省政府发起新一轮农村公路“全覆盖”战役,左云县于2009年就率先实现了“全覆盖”目标,共新建、改建村通水泥路124.6公里,累计投资2866万元。
到2010年底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1320.8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2.64公里,国道29.07公里,省道59.995公里,县道254.578公里,乡道422.617公里,村道521.94公里,公路密度由2001年的每平方公里43.2公里发展到2010年的100.5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县228个行政村全部实现通水泥(油)路目标,形成“四横四纵一环线”的等级公路网,构筑起国、省道、县乡村三级循环,半小时通达的交通圈。
公路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左云交通运输事业的大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2001年底,全县共有87辆1946座客运车辆,多数通往乡镇,通往行政村的客运班车均为带通,全县只有一座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左云汽车站,其设备、功能无法满足旅客出行的需求,于2005年开工建设了左云二级汽车站1座,投资2036.16万元,到2010年底,已建成二级汽车站1座,5座乡镇客运站,建起了101个候车棚,109个招呼站,开通了6条环线和21条支线,全县行政村通客车率达98%。
运输企业大幅增加。全县从事客运的企业由“十五”期间的私人运输整合为两家股份制企业,从事货运的企业由“十五”期末的13家整合为5家股份制企业。
运输量大幅增长(以下均为运管部门统计数字)旅客运输量由2005年34.6万人次发展到2010年的43.3万人次,增长25.2%,旅客周转量由205年531万人公里发展到2010年的662万人公里,增长24.8%。货物运输由由2005年的144.5万吨发展到2010年的173.8万吨,增长20.3%;货物周转量由2005年的13539.6万吨公里发展到2010年16262万吨公里,增长20.1%。
第一章 决 策
第一节 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概况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三农”文件精神,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推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县政府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三农”工作的有关政策措施。一是实行农业税减免征政策,让利农民;二是发展专业种植基地,对种植户实行直接补贴和最低保护价收购政策;三是开展结对扶贫,带到农民致富增收。全县以“四化四改”(硬化、绿化、亮化、净化、改水、改厕、改厨、改圈)为重点,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一是投入11343.85万元,新建、改建村通水泥路342、11公里,农村街巷硬化43.08公里。二是31个村共投入1330.9万元进行村庄绿化;三是投资151.8万元安装路灯763盏,23个村街道实现亮化;四是以治理脏、乱、差为主要内容,全力推进村容村貌整治。五是投资621.4万元完成7个乡镇19个村0.99万人解决饮水安全问题。
第二节 农村公路现状
到2000年底,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385.065公里,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296公里。其中县道106公里,乡道157公里,专用公路33公里,公路密度为每百平方公里拥有公路29.3公里。全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