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音乐课更有“音乐味”.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让音乐课更有“音乐味”   摘要: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许多音乐教师或因为对教学新理念缺乏深层次的理解和思考,没有很好地从音乐的本位去挖掘教学资源,导致了音乐课缺乏“音乐味”。音乐课要上出“音乐味”,应充分发挥音乐学科所特有的本质,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学会聆听,学会唱歌,学会演奏,学会欣赏,敢于表现,体现出鲜明的学科特点。本文从“聆听,感受音乐要素;体验,凸显音乐功能;探究,鉴赏音乐魅力”三个方面阐述了让音乐课更有“音乐味”的方法。   关键词:音乐课;本质;音乐味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9-0244-02   音乐教学应充分发挥音乐学科所特有的本质,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感和表现能力,提高学生音乐素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然而,自2001年课程改革以来,音乐课堂教学出现了这样的趋势:有的音乐课堂过于追求华丽的表象,而忽视了音乐的本质,把本应是生动活泼又有趣的音乐课变成了枯燥乏味的知识传授课、技能训练课;或是忽视了音乐的表现能力,一味地追求课堂形式的多样化,使学习与审美分离。这样的课堂使音乐的本质支离破碎,失去了音乐课本来应该具有的音乐味。那么,如何让音乐课更有“音乐味”呢?笔者认为,音乐教学一定要遵照音乐艺术本身特征和规律,培养学生鉴赏美、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   一、在聆听中品味,感受音乐要素   在新课程的指导下,越来越多的老师都开始注重对音乐要素的讲解,却没有注意方式方法的引导。有的教师在进行歌唱、奏乐或律动的音乐实践教学时,常常注意到的只是具体的技巧、知识,而忽略了听觉的训练,学生学得被动,学习兴趣不高。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是音乐体验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只有在专心聆听的基础上才能充分感受音乐要素与作品情感的融合、品味音乐语言运用的精妙之处,使音乐课的“音乐味”更香更浓。   如:第二册第六单元有一首轻快活泼的儿童歌曲《拍皮球》,生动地描绘了小朋友们在一起玩皮球游戏时的愉快心情。为了让学生感受歌曲的节拍特点,首先我用一个传球游戏导入,让学生听着音乐,在强拍处传接球,通过这个游戏让学生充分感受歌曲二拍子的强弱规律。接着,我又带着学生随着音乐做拍球的律动:第一句用右手拍,第二句用左手拍,第三句双手一起拍,最后一句用一个抛球的动作表现歌曲“大.家 玩得 多愉快”中的附点节奏。动作虽简单,但是学生在律动中要专注聆听音乐的变化才能准确完成动作。通过这样的体验,学生不仅感受到了乐句的变化,而且在抛球动作中体会了附点节奏的特点,为接下来的学唱歌曲做了很好的铺垫。这首歌曲还运用了大量的后半拍休止的节奏来表现皮球运动时的弹性与动感。为了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歌曲形象,在聆听歌曲时,我让学生找出哪一句表现了小皮球蹦上蹦下,富有弹性,学生一听就能找出是“轻轻一拍跳起来”这一句,接着,我再辅以科尔文手势演示六度音程的大跳,让学生边听边感受小皮球蹦上蹦下的情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就轻松地掌握了16 5的大跳音程。我继续引导:“试试看,怎么演唱才能让你的小皮球跳起来?”如果学生唱得有点拖拉时,我就提示:“有两个皮球,一个有气的,一个气不足的,你们喜欢哪一个?”学生马上明白用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最合适。唱到歌曲的第一句:35 50 35 50时,不用我提示,学生就说:这个休止符就是提醒我们要唱得轻巧才像小皮球在弹跳。整个教歌环节都让学生在聆听和体验中完成,学生在聆听中感受音乐,在体验中品味音乐,感受着学习音乐的快乐。   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觉接受音乐的能力,虽然通过动作、奏乐等多种形式的亲身参与可以提高学生听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但也不要忙着各种奏、各种舞,而剥夺了学生专心聆听的机会。所以,在学歌前,不管用什么方式体验,一定要让学生专心聆听音乐,让学生自己发现音乐的特点,这个特点可能是节奏,可能是旋律,也可能是音乐符号,抓住这个特点再来学唱歌曲,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音乐元素的变化对于表现乐曲的思想,抒发感情的独特功能,获得与音乐作品情绪相一致的内心体验。   二、在体验中悟味,凸显音乐功能   音乐的本质是一种声音符号,是人们思想和表达的载体之一。音乐在给人以美的享受的同时,能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净化灵魂,陶冶情操。课堂中一定要让学生置身于音乐的体验中,才能使其充分感受音乐,得到美的享受。许卓娅老师曾在上世纪90年代就进行过“多通道参与模式”的研究,即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不仅仅使用听觉,而是调动多种感官来丰富、强化听到的音乐内容”。这种以“多通道”为教学手段的音乐欣赏教学模式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但也有很多教师对此理解不深,把“多通道”这种教学手段理解为追求花样而脱离音乐的所谓体验。如:为了体现自主学习,采用了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一堂课花去了半节课用于讨论,这样的学习是否

文档评论(0)

lmother_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