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非营利性体育组织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策略研究
摘 要:非营利性体育组织具有辅助体育行政部门的功能,通过分析苏州市全民健身活动现状,探索全民健身活动中非营利性体育组织辅助政府对体育群众进行组织、管理、监督的创新模式,改进全面健身活动中的组织方式、资源分配方式和监管方式,解决全民健身活动发展过程中资源分配不公平、组织工作效率低下、基层体育群众体质没有得到有效提高等问题。
关键词:非营利性体育组织 ;全民健身;体育人群;全民健身路径
中图分类号:G80-0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76(2016)01-0029-06
Abstract:Non-profit sports organizations have assistant function to the sports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national fitness activities in Suzhou City, we can explore the role of non-profit sports organizations in assisting the government of mass sports, including the innovation mode in the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and supervision of sports population, the improvement of organization inefficiency, unfair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supervision of fitness activities, with a view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hysique of grass-roots sports people.
Key words: non-profit sports organization; National Fitness Program; sports population; national fitness path
作者简介:温丙帅(1979- ),男,辽宁新民人,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体育文化与教育。
1 问题的提出
2009年8月19日国务院第77次常务会议通过了《全民健身条例》,其中第一章总则第三条指出,“国家推动基层文化体育组织建设,鼓励体育类社会团体、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群众性体育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1]。《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鼓励企业、社会参与的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并明确提出要转换机制,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多元竞争与合作,提升体育公共服务供给质量,推动全民健身深层次发展[2]。这都说明了随着我国经济改革不断深入,为了满足人民群众需求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多层次的体育需求,需要政府、市场、第三方组织等多元参与、协调管理、多方监督,建成全民健身活动的立体、多维共建、共营及共管的全民健身活动参与机制。
近几年,苏州市开展了“十分钟健身圈”、“221”全民健身路径工程、“五星级体育社团等级评定资助制度”以及“阳光健身卡定点网络平台建设等[3]。宁波市也是开始体制破冰行动,对体育场馆市场化经营,实现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广州市羽协改进社团组织服务管理模式,通过强化与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羽毛球爱好者的合作,推动羽毛球“进社区、进农村、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家庭”,形成社会体育社会办、群众体育大家办的新机制[4] 。这些都说明地方政府在全民健身活动成果是丰硕的,但是我们也发现全民健身活动中基层体育群众体质没有得到明显提升,存在政府高投入、低效率、多元化主体参与不足、资源利用欠缺公平性,体育群众真实参与率低、参与意愿不强、对组织形式的满意度偏低等问题[5]。因此寻找公平基础上的高效组织模式迫在眉睫,而非营利体育组织与基层体育人群连接紧密,并具有政府、市场不具有的先天优势,因此如何发挥非营利性体育组织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主要承载作用,将成为我国体育现代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苏州非营利性体育组织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55个组织为研究样本。研究对象包括:苏州市单项体育协会2个,24人;社区体育健身组织15个组织(政府引导),180人;企事业单位工会体育组织6个,72人;事业单位员工自发体育组织5个,60人;企业员工自发体育组织9个,108人;依托于互联网成立的草根体育健身群18个,216人,共计660人,其中总数男子占363,女子占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