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安全生产技术重点内容讲解机械安全技术第十节 人机作业环境一、光环境1.光的度量名 称定 义单 位测量工具光通量 单位时间内通过的光量流[明]lm光电管光 强 光源发出并包含在给定方向上单住立体角内的光通量坎[德拉]cd亮 度发光面在指定方向的发光强度与发光面在垂直于所取方向的平面上的投影面积之比cd/m2 亮度计照 度 被照面单位面积上所接受的光通量勒[克司]Lx光电池照度计2.照明对作业的影响 (1)照明与疲劳:合适的照明能提高近视力和远视力;照明不良时易使视觉疲劳;疲劳的症状:眼球干涩、怕光、眼病、视力模糊、眼充血、出眼屎、流泪等。 (2)照明与事故:照度不足是发生事故的重要原因;视觉疲劳产生事故和影响工效。第页二、安全生产技术重点内容讲解机械安全技术第十节 人机作业环境二、色彩环境 1.颜色的特性 (1)色调:物体颜色在质方面的特征。 (2)明度:颜色的明暗程度;物体颜色在量方面的特征。 (3)彩度:也叫饱和度、纯洁度,指颜色的鲜明程度;黑、白、灰彩度最小,饱和色中混入白色则呈未饱和色,混入黑色与灰色则呈过饱和色。 2.色彩对人的影响 (1)色彩对生理的影响:产生视觉疲劳。 (2)色彩对心理的影响:冷暖感(冷色与暖色)、轻重感(主要取决于明度)、尺度感、距离感、软硬感(明色感软,暗色感硬, 中等纯度的色感软,高纯度或低纯度色感硬,黑与白是坚固色,灰色是柔软色)、情绪感。第页二、安全生产技术重点内容讲解机械安全技术第十节 人机作业环境三、微气候环境 1.构成微气候的要素及相互联系 空气温度:舒适温度21℃±3℃,允许温度(舒适温度±3-5℃)。 空气湿度:有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相对湿度在80%以上为高气湿,低于30%为低气湿,舒适的湿度一般为40%-70%。 气流速度:室外一般为0.15 m/s时空气新鲜 热辐射:太阳辐射,人体与周围环境之间的辐射。温度、湿度、风速和热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可以相互替代。 2.微气候环境对人体的影响 高温作业环境对人体的影响:高温作业环境是指热源散热量大于84kJ/m2.h的环境,包括:高温、强热辐射作业,高温、高湿作业,夏季露天作业。高温作业使人心率和呼吸加快、湿热环境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水分和盐分大量丧失。 低温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发生冻伤,手操作效率下降。第页二、安全生产技术重点内容讲解机械安全技术第十节 人机作业环境三、微气候环境 3.人体对微气候环境的感受与评价 (1)人体的热交换与平衡:人体体温为36.5℃左右;人体单位时间向外散发的热量,取决于人体单位时间的四种散热方式(辐射、对流、蒸发和传导)的热交换量。 (2)人体对微气候环境的主观感觉(主观感到的舒适和生理上的适宜度):舒适的温度、舒适的湿度和舒适的风速。 (3)微气候环境的综合评价: 有效温度(感觉温度):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和气流速度。 不适指数:干球温度、湿球温度。综合气温和湿度。 三球温度指数WBGT:干球、湿球、黑球。用于综合评价允许接触高温的阀值指标。 卡他度:综合反映气温、湿度和风速的作用。第页二、安全生产技术重点内容讲解机械安全技术第十一节 人机系统一、人机信息及能量交换系统模型 人机系统的任何活动实质上是信息及能量的传递和交换。二、人机功能分配 1.人在人机系统中的主要功能:传感功能、信息处理功能、操纵功能。 2.人机特性比较:信息感受、信息处理和决策、操作反应、工作能力。 3.人机功能分配原则: 笨重的、快速的、持久的、可靠性高的、精度高的、规律性的、单调的、高价运算的、操作复杂的、环境条件差的工作,适合于机器来做; 研究、创造、决策、指令和程序的编排、检查、维修、故障处理及应付不测等工作,适合于人来承担。第页二、安全生产技术重点内容讲解机械安全技术第十一节 人机系统三、人机系统可靠性计算 1.系统中人的可靠度计算(人的可靠度计算(定量计算)比较困难)。 (1)人的基本可靠度:系统不因人体差错发生功能降低和故障时人的成功概率,用r表示。分别按照连续作业和间歇性作业计算。 (2)人的作业可靠度:考虑外部环境因素(作业时间系数b1.作业操作频率系数b2.作业危险度系数b3.作业生理和心理条件系数b4.作业环境条件系数b5)。 计算公式: RH 1-b1·b2·b3·b4·b51-r b1 ,r—人的基本可靠度第页二、安全生产技术重点内容讲解机械安全技术第十一节 人机系统三、人机系统可靠性计算 2.人机系统的可靠度计算 人机串联系统:人的操作可靠度与机器设备可靠度的乘积,即Rs RH·RM。 提高人机系统可靠度的方式是采用人机并联系统,主要方法是并行工作冗余法和后备冗余法,两种方法的差别是前者同时工作,后者是一个单元故障后备用单元才启用。 两人监控人机系统的可靠度:异常状态时,相当于两人并联,处理异常状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