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 录
1、编制依据、范围及主控项目 1
1.1、编制依据 1
1.2、编制范围 1
2、设计概况 1
2.1.工程简介 1
2.2.地质构造 2
2.3.水文地质 2
2.4.水质化学特征 2
3、施工准备 2
3.1主要临时工程规划及总平面布置 2
3.2生产、生活房屋 3
3.3混凝土集中拌和站 3
3.4施工便道 3
3.5施工现场通信 3
3.6生产、生活排污及垃圾处理和环境保护设施 3
3.7施工用水、用电 3
4、施工部署及工期安排 4
4.1主要机械设备配置 4
4.2现场劳动力组织 4
4.3.工期安排 4
5、衬砌施工 5
5.1.施工方法 5
5.2.施工程序 5
5.3.施工注意事项 6
5.4.衬砌钢筋 7
5.5.混凝土运输组织 9
5.6.冬季施工 10
6、质量控制及检验 12
6.1质量验收规范 13
6.2.分项验收标准 13
7、质量保证措施 22
7.1保证工程材料质量措施 22
7.2消灭工程质量通病措施 22
7.3.隧道混凝土质量保证措施 25
8、冬季施工保证措施 29
8.1.混凝土工程施工 29
8.2.钢筋工程施工 30
8.3.隧道洞内保温措施 30
9、安全、环保保证措施 30
9.1安全保证措施 30
9.2、环水保护措施 31
xxx隧道正洞出口
二次衬砌专项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范围及主控项目
1.1、编制依据
本方案主要参考如下规范、标准编制:
1)xxx扩建项目施工招标文件、xxx隧道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2)《公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 F60-2009;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3)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当地资源、交通状况及施工环境等调查资料;
4)我公司拥有的技术装备力量、机械设备状况、管理水平、工法、科技成果和多年积累的隧道工程施工经验;
5)国家及地方关于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6)xxx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1.2、编制范围
本方案的编制范围如下:
本施工方案适用范围为xxx至xxx公路扩建工程第HD6标xxx隧道正洞出口工程(右线K60+750~K63+000、左线K60+750~K63+010)二次衬砌。
2、设计概况
2.1.工程简介
xxx隧道位于果洛州玛沁县下xxx乡,隧道穿越xxx山,进口处位于xxx垭口西北侧山体斜坡坡脚处,出口位于xxx垭口东南侧斜坡坡脚。隧道围岩主要为IV、V级围岩,其中xxx隧道右线出口有V级围岩250m、IV级围岩2000m,xxx隧道左线出口有V级围岩260m、IV级围岩2000m。洞口段围岩为崩坡积碎块石,大小混杂,分选差,空隙填充角砾、砂及粉土,呈散体结构,块石间存在架空结构,自稳能力极差,开挖后初期支护不及时会产生洞顶掉块甚至塌方,侧壁坍塌。由施工期间的监控量测数据发现,隧道围岩暂未有较大变形应力。
本标段内xxx隧道横坡为2%,双向四车道公路,设计速度80km/h,设计荷载为公路-I级,隧道建筑限界10.25m,隧道净高5.0m,紧急停车带建筑限界13.0m,隧道抗震设防裂度为IX度。
2.2.地质构造
本工程其地处阿尼玛卿山区,区域构造上属秦岭褶皱系-南秦岭印支冒地槽褶皱带及松潘-甘孜褶皱系两大地构造单元的结合部位,区域褶皱构造和断裂都比较发育,地质构造复杂,构造活动强烈。项目区内主干断裂具有长期、多期活动的特点,晚期断裂的产生常伴先期断裂的复活,并且主干断裂带对后来的地层及其沉积范围有着明显的控制作用。
本工程所处位置南侧约2.5km,F1托索湖-下xxx断裂平行线路通过,该断裂规模巨大,在拟建路线沿线内展布方向290-305°,倾向SW,倾角60-70°,是一条区域主干断裂。该断裂带控制了新生代盆地的形成和展布方向,并错动了新近系(N)红层和第四系砂砾石层。F1托索湖-下xxx断裂是一条规模大、多期活动的断层带,而且还是一条当今仍在频繁活动的多震、强震构造带。
总体,本工程区域构造稳定性较差。
2.3.水文地质
2.3.1.地表水
本工程地表水较发育,地表水流主要为冰川融雪形成,流量随季节变化大,一般冻结地表水体冻结,夏季消融形成水流。
2.3.2.地下水
本工程地下水较为发育,地下水依据其赋存环境类型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基岩裂隙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及冰雪融水补给,隧址区所处区域地质构造活动强烈,受构造影响岩体节理裂隙较为发育,表层岩体往往受寒冻风化影响,节理裂隙极发育且裂隙开张,雨水、雪融水易沿岩体节理裂隙渗入岩体,补给地下水。
2.4.水质化学特征
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呈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呈微腐蚀性。
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换热站建设标准.doc VIP
- 研究生2024版新中特课件第二章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pptx VIP
- 推进供热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思考(工商管理毕业论文).doc VIP
- 2025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培训考试题库100题含答案(完整版).docx VIP
- 调味品生产自动化一体化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pdf VIP
- 2024年安徽省高考生物试卷(含答案详解).pdf
- 一年级语文上册新教材第八单元解读.docx
- 2025年国企竞聘笔考试试题库目简答题及答案指导.docx VIP
- DB11∕T 808-2020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ocx
- 《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小数除法“》.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