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京申奥多少崎岖坎坷路奥运梦圆,就在今朝。少有人知的是,早在1908年,就有中国学生投书当时的《天津青年》杂志,发出了著名的“奥运三问”——
“中国什么时候能够派运动员去参加奥运会?我们的运动员什么时候能够得到一块奥运金牌?我们的国家什么时候能够举办奥运会?”
如今,历经百年求索,三问皆有答案。在北京奥运即将开幕的时刻,且让我们再次回望国人两次申奥的艰辛坎坷路。
1990邓小平发问
决心下了没有?
在中华大地上举办一届奥运会是国人多年的期待。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贺龙都曾指出,有朝一日,我国要举办世界性的大运动会。
1979年2月,当我国还在为恢复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而奋斗时,邓小平就已经高瞻远瞩地对日本外宾说,当条件成熟时我们也可以承担在中国举办奥运会。
1990年7月,亚运会筹备期间,在建筑工地视察的邓小平再次问:“你们对申办奥运会下决心了没有?”
同年10月,第11届亚运会闭幕式上,观众席上打出了大字横幅:“亚运成功!众盼奥运!”
两票之差错过2000奥运会
1993泪洒蒙特卡罗
北京时间1993年9月24日凌晨2时27分。加拿大蒙特卡罗圣路易二世体育馆,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萨马兰奇的嘴唇终于吐出了“悉尼”一词。这意味着国际奥委会第101次会议的秘密无记名投票,选择了悉尼作为2000年第27届奥运会的举办城市。北京申办失败。
好事多磨。这是中国第一次申奥。从1991年2月13日,三部委及北京市政府联合向国务院报送北京承办2000年奥运会的申请起,到1993年9月24日以两票之差折戟蒙特卡罗,其中遭遇的艰辛和坎坷难以想象。1993年6月10日,奥林匹克原则更是遭遇了粗暴践踏。当日,美国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人权小组委员会通过了口头决议,妄图借所谓“人权”之名反对在北京或中国的任何地方举办2000年奥运会。
这次竞争也异常激烈,申办2000年奥运会的共有5个城市,即北京、悉尼、柏林、曼彻斯特和伊斯坦布尔。投票一共进行了四轮,前三轮投票中,北京的得票数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然而,在最后一轮投票中,悉尼以45票对北京的43票胜出。
投票结束后,北京代表团的成员挥手向悉尼代表团成员表示祝贺。
同年11月5日,“北京2000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申办委员会”竖牌从北京惠侨饭店大门摘下,送往中国体育博物馆。至此,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工作结束。
在申办2000年奥运会失败之后,《人民日报》在题为《坚定不移地走向世界》的评论员文章中这样说——“我们尊重国际奥委会的选择,祝贺悉尼申办成功。……来日方长,后会有期。我们相信奥运会五环旗在中国高高飘起的日子不会很遥远。”
卷土重来 剑指2008
来日方长。5年之后的1998年11月,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先后进行了研究,决定由北京再次申办2008年奥运会。
1999年9月6日,北京2008年奥申委成立。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工作由此正式启动。
2000年2月2日,国际奥委会在洛桑宣布,在2月1日报名截止日期之前,有10个城市向国际奥委会提出申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申请。国际奥委会向申办城提出了包括6个方面的22个问题。执委会将根据各申请城市的“答案”遴选申办候选城市。新的申办程序同时约法三章:不允许国际奥委会委员访问申办城市,也不允许申办城市走出去拜访国际奥委会委员,不准送礼。
2000年5月8日,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接见外宾时说:“中国政府对北京的申办全力支持。”申办工作由此进入实战阶段。
2000年6月19日,北京奥申委在洛桑向国际奥委会递交了50份《申请报告》。这份报告书面回答了国际奥委会提出的6个方面22个问题。
“决战”莫斯科
世界选择北京
2000年8月28日19时39分,中国北京成为2008年第29届奥运会的候选城市之一。一同进入候选城市的还有: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日本大阪、法国巴黎、加拿大多伦多——2008奥运申办进入“决赛”阶段。
2000年9月9日,国家主席江泽民致信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完全支持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
一、重情趣
我尊重每个学生,不仅仅让他们感到我和蔼可亲,更重要的是我理解并尽力满足他们的内在需要,无论是学习上的,心理上的,还是生活上的。在教学中,不想学生之所想,不急学生之所急,不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即使我表面上和蔼可亲,学生也不会有较深刻的感受的。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最需要老师的理解、同情。我从不用一把尺子衡量全班学生。用一把尺子量全班学生,量出来的只能是失望、灰心,甚至愤怒。我尊重学生的个性,新生差异,从不企图把全班学生培养成一个人。在我的语汇里,没有差生这个词。
上课要有情。这里面也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关注教材,二是关注学生。课堂,首先是生活,其次才是教学。课堂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