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半固体制剂等图文.pptVIP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川 省 南 充 卫 生 学 校Nanchong Health School Of Sichuan Province 第六章 软膏剂、硬膏剂、涂膜剂、膜剂与栓剂 第一节 软膏剂 一、概述软膏剂系指药物加入适宜基质制成的一种易于涂布于皮肤、粘膜或创面的半固体外用制剂,以乳剂型基质制备的软膏又称乳膏剂。软膏剂在我国应用很早,基质多为动物脂肪,随着化学工业迅猛发展,新基质不断出现,软膏剂有了极大的发展。 质量要求: 1.应均匀、细腻、无粗糙感; 2.粘稠度适宜,易于涂布,不融化流失; 3.性质稳定、无酸败变质现象,能保持药物固有疗效; 4.无不良刺激性,符合卫生学要求。 * 二、软膏基质:不仅是赋形剂,也是药物载体。 1.油脂性基质:强疏水性物质,具润滑性,无刺激,对皮肤有软化、保护作用,性质稳定、配伍面广,不易长菌。不足是不易被水清洗。常用的有: ①烃类:石油蒸馏后得到的多种饱和烃的混合物。凡士林 理想的闭塞性基质,可保护皮肤和损伤创面,减少水分蒸发,保持皮肤柔润,但吸水性差,若加入类脂类基质可提高其吸水性。分为黄白两种,后者系前者漂白而得,不能作眼膏基质用。固体或液体石蜡 主要用于调节软膏的稠度。 ②类脂类: 羊毛脂、羊毛醇 具有强吸水性,一般不单独使用。 蜂蜡、鲸蜡 吸水性差,均作为增稠剂使用。 ③油脂类:多为植物油脂,由于存在不饱和键,常温下为液体,稳定性不如烃类,常与类脂类合用,以获得适当稠度的油脂类基质。 ④硅酮类:俗称硅油,是有机硅氧化物的聚合物。是一种理想的疏水性原料。如二甲基硅油,但对眼有刺激,不宜做眼膏剂。 * 2.水溶性基质: 由天然或合成水溶性高分子物质组成,能吸收组织渗出液,药物释放快,无刺激,可用于湿润、糜烂创面。常加保湿剂与防腐剂,以防止蒸发与霉变。 ①甘油明胶:甘油10-30%,明胶1-3%,水加至100%,加热即成。 ②纤维素衍生物:如CMC-Na。 ③聚乙二醇(PEG):随着分子量增大,其物态可由液态、半固体直至固体。 ④卡波普:又称聚丙烯酸,可制作为透明软膏状凝胶,同时,还是理想的超声探头耦合剂。 * 3.乳剂型基质: 与乳浊液类似,分W/O型与O/W型两类,其乳化剂多为表面活性剂,因而易于使基质与皮肤渗出物混溶,促进药物的作用,但其创面分泌物可因重新吸收进入皮肤而使炎症恶化。(见液体药剂) * 4.常用基质的混合应用及实例 ①单软膏:处方由花生油670g、蜂蜡330g组成; ②羊毛醇软膏:处方为羊毛醇6g、石蜡24g、液体石蜡60g、凡士林10g; ③含水软膏:处方为白蜂蜡180g、硼砂10g、杏仁油或液体石蜡610g、蒸馏水加至1000g; ④雪花膏:硬脂酸90g、氢氧化钾5g、丙二醇50g、液体石蜡50g、羊毛脂20g、鲸蜡醇10g、蒸馏水加至1000g。 * 三、软膏剂的透皮吸收 ㈠软膏剂的作用特点以前,软膏剂仅作为局部用药,而把其经皮吸收而致全身作用视为不良反应加以克制。但近几年来,人们却充分认识了这一点,研制出了透皮治疗系统(TTS),使药物透过皮肤吸收而达全身治疗效果。如:硝酸甘油软膏涂于前胸左下侧,治心绞痛具有口含片相似效力,且有效时间延长。 * ㈡皮肤构造和药物透皮吸收全过程 1.皮肤构造 皮肤由表皮、真皮与皮下脂肪组织三层构成。其中,表皮是限制药物内外移动的主要屏障。 2.药物透皮吸收过程 首先是释放,即药物从基质释放、扩散到皮肤表面;二是穿透,即药物穿过表皮进入皮肤内,发挥局部作用;三是吸收,即药物进入体循环。 3.药物透皮吸收途径 不外乎三条:透过完整皮肤;通过毛囊与皮脂腺;通过汗腺。 * ㈢药物透皮吸收过程受到药物的性质、基质和附加剂的性质及皮肤条件的影响。 1.皮肤条件 角质层是药物透皮吸收的主要屏障,角质层厚的部位药物不易透入。 2.药物的性质 药物的溶解特性:脂溶性大的药物易于穿透皮肤。 药物分子的大小:吸收速率与分子量之间存在反比关系。 3.基质性质 包括基质与药物的亲和程度、基质与皮肤的水合作用(皮肤外层角蛋白或其降解产物与水结合的能力)等因素。 4.穿透促进剂 加入某些极性溶剂如丙二醇、二甲基亚砜等能增加药物的穿透性。 * 四、软膏剂的制备 ㈠一般软膏剂的制备 一般可采用研和法、熔和法和乳化法三种方法,所制软膏具有溶液型、混悬型与乳浊型三种。 1.基质的处理 为除去异物需加热熔化过滤,并在150℃以上干热灭菌至少一个小时,同时除去水分。 2.药物的加入方法 根据药物溶解性而定,达到分散均匀的目的。 ①溶解混合法:药物溶于某一基质组分,再与吸收性基质混合。 ②混悬混合法:不溶性药物,需制成细粉,与基质或液体组分研匀混合。 ③直接混合法:对半固体、挥发性、共熔性药物,与基质直接

文档评论(0)

celkhn54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