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个大学生,拯救被塑料瓶占领的世界
“拯救世界联盟”的三个年轻人,名字都相当复杂。他们是来自法国的Pierre Paslier,Guillaume Couche和来自西班牙的Rodrigo Garcia Gonzalez。目前三人就读于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和英国皇家艺术学院。
水应该装在哪里?
杯子、瓶子,以及其他可能的容器里。
水最经常被装在哪里?
你脱口而出的答案,可能就是――塑料瓶。
司空见惯的瓶装水,已经让我们懒得去思考“水该装在哪里”这一听起来有些莫名其妙的问题。然而,来自英国的三名大学生对这一问题给出了全新的答案:装球里吧,还是能吃的那种。
确切来说,这种新型容器其实是随水的形状而变化的,它相当于覆盖在水团外面的一层膜,主要成分是氯化钙和海藻衍生物海藻酸钠。这种材质兼具封装、定型和保持内外压力平衡的作用;而且,它能吃。
制作的方法倒是不难,设计者放话说在自家厨房就能搞定:将球状的冰浸泡在液体状海藻衍生物双层薄膜中;当薄膜凝固、冰块化掉之后,一个便携的、生态友好的水容器就诞生了。这东西的名字叫Ooho。设计者P名字里有很多“圆”,挺符合产品的外观;而且,Ooho在法语里有“水”的意思。
改进版的Ooho有双层膜,水的标签可以直接夹在两层膜之间;饮用时撕掉外面一层膜,取出标签即可。这样还能防止运输过程中“水球”遭到污染。喝水这事也变得更简单,因为省略了开瓶盖的步骤:直接挤压薄膜,咬破球体,将水球塞入嘴巴,就大功告成。不过还是有个小小的问题,水不能装得太多,喝的时候也得保持优雅,否则一个掌握不好,容易被溅一身。
如果觉得还是难以理解这把水装进薄膜的技术,可以来追溯一下它的前世今生。
这种技术叫作“球化”,早在1946年就已经问世。如今,它可是分子料理界最为著名的技法之一。分子料理的特色就是借助现代化仪器,将食物的分子结构重组,颠覆传统的食物外貌。比如你会看到鱼子酱状的荔枝,泡沫状的马铃薯,冰块状的草莓……
问答网站上有篇帖子,介绍了一种采用“反向球化”技术制作的料理――Mojito Sphere(莫吉托球)。所谓“反向球化”,指的是含钙质液体进入褐藻胶溶液形成球体。这种球里装着莫吉托鸡尾酒。食客把表皮咬破后,就可以将酒一干而尽――完全不需要高脚杯这种东西。
是不是和Ooho的感觉有点像?
当然,莫吉托球只是美食界的佳作,而Ooho是要来拯救世界的。
2015年的头九个月,全球卖出了2230亿升瓶装水。已经让人习以为常的瓶装水,根本就是“温柔”的环境杀手,让环境保护者颇为头疼。它看起来无害,有的造型还颇为时尚;但实际上,环境要为之付出沉痛代价。
首先是生产。据测算,生产一公升装的塑料水瓶,制作过程中需要耗费17.5公升的水;然后这些瓶装水要被远程运输、摆上超市货架,有的还要进行冷藏,仔细算算,过程中的碳排放并非小数;更麻烦的是,喝掉一瓶水大概只要几分钟,但空瓶在自然界中完全降解需要几百年;再加上塑料瓶们的回收再利用率并不高,这就意味着,大多数塑料瓶埋进了垃圾掩埋场,成为制造污染的“现代化石”。
所以,Ooho的意义,不仅在于重新定义了水的容器,更在于它有望成为塑料瓶终结者。
这一组成“拯救世界联盟”的三个年轻人,名字都相当复杂。他们是来自法国的Pierre Paslier,Guillaume Couche和来自西班牙的Rodrigo Garcia Gonzalez。目前三人就读于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和英国皇家艺术学院。
2014年,Ooho正式问世,之后拿奖拿到手软。它在2015年欧洲可持续发展企业大赛英国赛区中,获得了由欧盟气候变化知识与创新团体(Climate-KIC)提供的20000英镑奖金,还斩获了美国《财富杂志》和《时代周刊》联合颁发的世界科技奖环境奖项。
设计团队还发起了名为CIY(cook it by yourself)的运动,号召大家在厨房里自行制作Ooho――毕竟,该技术的原型本就源于料理界。据团队估算,做一个可食用水容器的成本仅仅两分钱,简直不要太便宜。
它为拯救地球而来,但同样商机无限。英国能源与气候变迁部技术革新的负责官员Ian Ellerington认为,Ooho可以应用在不同领域和产品上,成为替代塑料的新包装。如果它能成功商业化,意义深远,利润可观。不过现在,Ooho还停留在产品原型阶段,尚不成熟,更别说进行批量化生产。它仿佛蕴藏无限可能的魔盒,但你得找到打开它的正确方式。
Ooho的发明团队大方表示,他们希望Ooho可以尽快得到广泛应用,赶在一切太迟之前减少塑料对环境的污染。所以,团队的技术完全开源,也不会申请任何专利,任何人、任何公司都可以继续使用和完善这项技术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