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明天去追梦.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为明天去追梦   从教师到校长,从公办到民办,从北方到南方,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之中,走过了40年的教育生涯,经历了春种秋收,饱尝了苦辣酸甜。这就是周恩芝校长的人生轨迹。   陶行知先生有云:“人生为一大事来。”周恩芝常常想,她就是为教育而来的人。她热爱教育事业,充满了教育热情,满怀着爱的情感,在追求教育梦的过程中,不断挑战自我,激扬人生,勤奋学习,追求卓越,最终成就了光彩动人的教育人生。在她成长的过程中,发生了许多故事,而有些故事,甚至成为她成长的关键事件。   雨中小花伞:爱是教育的活水源头   好老师,一定视教育如生命,是一个充满大爱的人;   好老师,一定视学生如子弟,是助学生找到光亮的人;   好老师,一定视学校如家庭,是学生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周恩芝   1984年秋,周恩芝开始担任班主任,照管着70多名学生,同时任教两个班的数学课。凭着年轻的热情,她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上课、谈心、辅导,每天早来晚走,还走访了所有同学的家庭,着实感动了那个年代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教育的家长。   周恩芝一直记得,就在那年开学的第一天,一个13岁的小女孩迈着沉重的步伐来到学校,还没说话,眼泪就已流了下来。周恩芝见状,赶忙安慰她,让她慢慢细说。这才得知,她是个孤儿,住在姑姑家,而姑姑得了重病,家里穷得没办法帮她交学费。看着这个可怜的孩子,周恩芝顿生怜爱之情。她本能地觉得,不关爱这个孩子,孩子就要荒废了。   从此后,她经常给她送米,送柴,给她做饭,为她补习功课,鼓励她勇敢面对生活。在她最无助的时候,周恩芝帮助她找到了光亮,让她对未来重新树立了信心。当时,周恩芝的月工资只有39.5元,但每个月她都会“抠”出一些来帮助她。在周恩芝和学校及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下,这个小女孩终于顺利地毕业了。   这个故事,当年被刊登在《长春日报》上。如今,当年的那个小女孩已经定居日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为了感谢周恩芝的帮助和教育之恩,她有时会专程从日本赶回来,参加周恩芝举办的一些活动。   周恩芝还清楚地记得,1985年春的一个大雨天,她下班后正站在门前发愁,不知雨什么时候才会停下来。这时,一把花伞从雨中“飘”到了她面前,伞下闪出了学生张雪的笑脸:“老师,我知道你没带伞,我送你回家。”   当时,她是多么的感动啊!而更让她没想到的是,她刚和张雪一起走进雨中,一连又来了四位同学,并且都是要送她回家的。这一幕让周恩芝始料未及。就这样,带着甜蜜的幸福,在五把花伞的簇拥下,她和孩子们一同走在风雨之路上。那一刻,她真切地感受到了作为一个教育人的幸福。   因为在教育中迸发的热情和倾注的仁爱,不久之后周恩芝就获得了“吉林省师德标兵”称号,参加了省师德报告团。在一次聚会时,她的那些曾经教过的孩子们都特意地系上了红领巾,追忆着曾经的逝水流年,并和她亲切拥抱。   那一刻,周恩芝动情地说:同学们,我应该感谢你们!是你们对我的爱和信任,奠定了我对教师这个职业一生相守的决心,让我懂得了仁爱才是教育的源头活水!   一米高的草稿纸:苦练是成长的原动力   好老师,一定是一个勤学苦练,能够玩转教材和课堂的人;   好老师,一定是一个充满智慧,让师生思想火花竞相绽放的人;   好老师,一定是一个历经岁月蜕变,不断演绎精彩人生的人。   ――周恩芝   当年,周恩芝是从一个知青被推荐上了师范,算是一个工农兵师范毕业生。毕业后,她被分配到一所中学,青涩中带着懵懂。第一次的教学任务,是被安排到高二快班“顶教”,因为那个老师生病了,没人上课。   当时,她站在讲台上,心里害怕极了,但她还是壮着胆子,照本宣科地讲起了练习题。有一天,一个学生问她一道数学题,因为不会做,她的脸刷地红了。当天晚上,她就跑到原任课老师家里,诚心向他请教。那一天,她感觉到了自己知识的匮乏,于是下决心好好学习,大量做题。当时,家里冬天没有暖气,零下30多度,手冻裂了,也没有挡住她学习的热情。在那个学期,她做了无数习题,留下的草稿纸大概有一米高。另外,她还抽空看了几十本教育名著,还参加了学历进修。   那时候,周恩芝有着和其他年轻人一样单纯而执着的热情。就像当时大多数人坚信的那样,她相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用心,没有干不好的事。渐渐地,她赢得了学生们的喜爱,而她的数学课也成了学生们欢迎的课程。在她的影响下,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厚,数学基础越来越扎实,并最终在高考中取得了优异成绩。那帮孩子和她感情深厚,至今当年的数学课代表还和她保持着联系。   恢复高考第二年,也就是1978年,区里举行教师专业能力考试,周恩芝夺得了初中数学教师第四名的佳绩。区领导对她的执着学习精神给予了表扬,还把她作为重点培养对象,让她参加了上海青浦顾泠沅数学自学辅导教学法的课题小组

文档评论(0)

jingpinwe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