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2016.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D 概 述 帕金森病 PD是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65岁人群中患病率约为1.7%,80岁后患病率高达4%。我国约有260万帕金森病患者。 发病机制不明,涉及老化、遗传、环境因素,导致线粒体功能异常与氧化应激、炎症、兴奋毒与钙超载、免疫异常、泛素蛋白酶体异常、蛋白降解异常、凋亡、与自噬等。 帕金森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单基因型帕金森病 World Parkinsons Disease Day 欧洲帕金森病联合会从1997年开始,将每年的 4月11日被确定为“世界帕金森病日”World Parkinson‘s Disease Day。 纪念英国内科医生James Parkinson生日。 PD病理改变 大体病理: 中脑黑质、脑桥蓝斑、迷走神经背核处脱色,以黑质为著;PD病理改变 镜下: 1 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大量脱失;2 残存胞浆中出现嗜酸性Lewy小体(主要成分为α-突触核蛋白α- synuclein、神经丝蛋白、泛素、蛋白酶体成分等)。 病理过程 2003年德国Braak H提出帕金森病病理变化分为6期,而帕金森病典型的运动症状发生在第3期以后 Braak H, Del Tredici K, Rüb U. Staging of brain pathology related to sporadic Parkinsons disease.Neurobiol Aging. 2003; 242:197-211. Germany Braak stage Braak stage Braak stage: 认知障碍 运动障碍前期 ?Stage 1:延髓IX、X运动神经背核、嗅球、嗅球前核—嗅觉障碍; ?Stage II:桥脑蓝斑及蓝斑下核、网状核、中缝核—自主神经功能及睡眠障碍; 运动障碍期 ? ?Stage III:中脑黑质致密部—运动症状(四主征);? ?Stage IV:前脑皮层、颞叶中间皮质(穿内嗅带)和旧皮质(海马CA2区) —运动症状、早期记忆障碍 ? 运动-精神障碍期 ?Stage V:前额新皮质—运动波动,疲劳; ?Stage VI:新皮质、运动前区、初级感觉运动区—抑郁、视幻觉、痴呆、精神症状; 延髓 桥脑 中脑 大脑皮层 MDS:诊断标准 1. 帕金森症状(parkinsonism);2. 支持标准;3. 绝对排除标准;4.警示征(Red flags )。 首要核心标准是明确帕金森症状,定义为:运动迟缓,并且至少存在静止性震颤或强直这两项主征的一项。 即: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或(和)强直)。 把前版的postural instability (姿势不稳)去掉,由原来的四主征减为三个。 2. 支持性标准 (1)多巴胺能药物有明确疗效; (2)左旋多巴引起的异动症(dyskinesia); (3)肢体的静止性震颤; (4)两个非运动症状:a. 嗅觉减退;b. MIBG心脏SPECT成像显示心脏去交感神经支配。 静止性震颤 4-6Hz。肌张力障碍性震颤和特发性震颤的患者经常出现动作性震颤和姿势性震颤,而非静止性震颤。 部分患者具有PD和ET双重震颤特点导致诊断困难。 震颤评估应该包括上臂举起以放松的姿势对患者进行检查,以寻找持续的姿势及动作中的静止性震颤。 静止性震颤可能仅在其他“分心任务”时,如倒计数、步行或对侧手指敲击等情况下出现。震颤也可能在指-鼻试验中出现。 常在绘制阿基米德螺旋和书写句子时检查患者的书写(图1)。 将水从一个水杯倒至另一个水杯时,肌张力障碍性震颤可能特别严重。非PD震颤的重要特点包括明显的书写震颤以及动作性震颤比静止性震颤更突出。 静止性震颤 患者坐在椅子上放松,双手放置于膝盖或进行“分心任务”,如倒计数或以放松的姿势躺在沙发上对静止性震颤进行评估。 开始运动时,PD患者的震颤常停止,但不久可能会再次出现出现震颤。PD震颤可以影响口唇、下巴和腿部,而头部和颈部震颤少见。 PD是一种非对称疾病,发病及整个病程呈非对称性是重要的支持性标准。 NMS有助于PD早期诊断,包括嗅觉减退或丧失、便秘和快速动眼睡眠行为障碍(RBD)。 肌张力障碍性震颤 肌张力障碍性震颤(DT):当身体的某个部位受到肌张力障碍影响后出现的姿势性 / 动作性震颤。一般来说为局灶性震颤,振幅不规则,频率各异(大部分 7 Hz)。 DT主要为局限性、节段性肌张力障碍,典型的代表性疾病有:痉挛性斜颈、原发性书写震颤、痉挛性构音障碍与Meige综合征。 颈部肌张力障碍伴头部震颤是 DT 的最常见的形式。约 20%肌张力障碍患者存在上肢的姿势性震颤。 原发性书写震颤(PWT)是一种主要或仅发生在书写情况下的震颤。 肌张力障碍性震颤 任务特异性 DT 。例如一种只有在说话

文档评论(0)

tt4356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