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年的抗击洪灾故事 1975年8月河南驻马店发生特大洪水时的故事发表于:2012-07-29 00:08:00作者:难得糊涂是装糊涂1975年8月2日,星期六。地点:豫南某县贾庄大队。1凌晨,瓢泼大雨已经下了整整一天一夜,村道上的积水已有六七十公分深了。家家户户除了不懂事的孩子之外,没有人合过眼。大家都坐在漆黑的屋内一声不响,任凭户外暴雨肆虐着。贾满仓一手扯着披在头顶的油布,一手拎着一盏马灯,吃力的淌着几乎埋没大腿的积水,一步一个踉跄地向生产队走去。刚才在大队部,大队支书对前来参加紧急会议的生产队长们下了死命令:大水无情,各个生产队要组织好基干民兵,发扬独立作战的拼搏精神,务必确保全大队社员的人身安全。二十三岁的贾满仓作为第三生产队队长,深知自己肩上担子的分量。或许是突如其来的暴风雨所致,通讯线路已经中断,设在大队部的唯一一部电话成了摆设,整个大队与外界失去了联系。一个半小时前,大队支书接听了来自公社的最后一个电话,公社书记通报了县里的“汛情摘要”,最让人揪心的是未来几天本地还将有连续不断的特大暴雨。眼下的暴雨就已经了不得了,说是瓢泼大雨丝毫不为过。大白天只能看到白哗哗的雨帘子,十几米外竟然分不清任何物体。人站在屋门内,用手端个盆子伸出去,不用停留立马收回,接到手的就是满满当当的一盆子水。照这样的雨再下几天,人还怎么活呦。想到此,贾满仓不由得担忧起来。贾庄大队东边距离四里多地是洪河,北边紧挨着的是小清河。由于贾庄大队正处在一大一小两条河的交汇处,地势低洼,当地人对不时发生的洪涝灾害还是有一定预防准备的。比如,家家户户盖房子时,都是先夯实一个一米多高的土台子,然后才起地基、垒墙头、上房梁。按说暴雨下个几天也无所谓,可听生产队的老人们讲,眼下这种阵势的大暴雨他们还从来没有经历过。倘若如此,照这样的大暴雨接连再下几天的话,能不让人揪心吗?。贾满仓沿着一个斜坡向上走不远,地面上已经没有积水了,很显然这里是生产队地势最高的地方。他拐进一个院子,来到了队部所在地。队部院子不大,正北是一排“明三暗五”的老房子,两边各有几间厢房。所谓“明三暗五”,就是明眼看上去只有三间正房,两边各有一间耳房均被东西厢房遮蔽了。眼下三间正房是生产队的粮食仓库,西边耳房住着两位男知青,东边耳房住着两位女知青。西边厢房腾出一间给了知青们做厨房,另一间堆放着生产队的杂物。东边厢房是 个大开间,面积约有五十平方,是生产队干部办公或召集社员开会的地方。由于正值农闲季节,除了卢永庆独自留守生产队值班以外,其他三位知青都回家探亲去了。2卢永庆身为插队知青,从省会郑州来到贾庄大队已经两年多了。除了近两年春节回过家之外,其余时间他都呆在生产队里。农忙时干农活,农闲时看看书,与队里的老少爷们聊聊天。他是家里的长子,妹妹读初中,弟弟刚上小学,母亲是小学教师,父亲生前在省委机关工作,一年前病逝了。他叔叔在市图书馆上班,所以,他经常委托回家的同学帮他捎带一些书籍回队里。在农村插队期间,卢永庆一直很勤奋,诸如犁地、耙地、耩种、扬场、赶车等农活上手非常快。早春二月,县里组织整修水利工程,疏通县城南面的河道。生产队的男劳力轮流下河,他也跟着跳进过膝的淤泥里,一干就是十几天。五黄六月,生产队组织社员远赴300多里外的煤矿拉炕烟用的煤。每人一辆架子车装满800多斤,白天顶着烈日,夜晚睡在车下,风餐露宿一二十天,他竟然也坚持下来了。繁重的体力劳动对于插队知青来说,还是能够很快适应的,但令人头疼的每日三餐却着实让他们为难了好长一段时间。农村生活比较艰苦,做饭没有煤,盘的是地锅,烧的都是一些秸秆。每次做饭,插队知青们都搞得是狼烟动地,做的饭也时常夹生。插队知青们每天吃的饭几乎千篇一律,早上红薯干煮玉米糊糊,中午锅贴玉米面饼子和白菜萝卜炖粉条,晚上黄豆面和红薯面两掺擀面条,而白面馒头每周只能吃两三顿。好在插队知青们每次从家里返队时,大都带回一些咸菜和肉酱调剂一下日常饮食。平日里,插队知青们想改善一下伙食时,便一起兑钱到集市上买些大肉,然后用锅一烩,海吃一顿。贾庄大队位于三县交界处,是个很偏僻的地方,距离本县县城四十多里,就连最近的公路也在三十多里外。全大队3000多口人,近一半的成年人没去过县城,百分之八十左右的成年人没有见过火车啥模样。当地曾流传着一个苦涩的笑话,说是有人从专区回来,给左邻右舍描述火车多么多么长,跑得多么多么快。这时有人插话了:“乖乖,这家伙爬到地上都跑那么快,它要是站起来还不跑得跟飞一样。”卢永庆喜欢看书,古今中外、天南海北的事情知道得比较多,平日里与生产队的老少爷们聊天时,总有讲不完的奇闻异事,倒也为寂寞难耐的日常生活平添了不少的情趣。7月初,县知青办刘主任专程来到队里一趟,告诉他两个好消息。一是通知他被 评为地区先进知青代表,8月中旬去郑州参加全省先进知青表彰大会;二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