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奠定现代计算机发展的重要人物和思想 (5)计算机的理论和模型的诞生 香侬(Clande Shannon) 是现代信息论的著名创始人。1938年,香侬在发表的论文中,首次用布尔代数进行开关电路分析,并证明布尔代数的逻辑运算可以通过继电器电路来实现。 布尔(Boole) 1847年英国数学家布尔(Boole)创立了布尔代数,奠定了计算机进行逻辑运算的基础。 * 第一章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 * 乍侠蹲申宝茁耳青洪快尽舱巴汕绅眺阎甲揍压剃彩棱诊替淬阶网状洁盏党大学计算机基础1大学计算机基础1 奠定现代计算机发展的重要人物和思想 图灵(Turing) : 1936年英国科学家图灵(Turing)发表了题为《论可计算数及其在判断问题中的应用》的著名论文,奠定了计算机的理论和模型基础,成为计算机科学奠基人。他在计算机科学方面的主要贡献有两个:一是建立图灵机(Turing machine)模型;二是提出图灵测试(Turing Test)。 冯·诺依曼(Von Neumann) 另一个被称之为计算机之父的是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Von Neumann)。他提出了“存储程序”的概念,并研制了EDVAC电子计算机,确立了现代计算机的基本结构。五十多年来,计算机系统基本结构没有变,都属于冯·诺依曼计算机。 * 第一章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 * 溅刨盛擞袁匙哲到澎琐汀呛衙情堪叫黍陈独枫敝隙卯琢长淡哦吕煤位流惰大学计算机基础1大学计算机基础1 图灵与图灵机 * 第一章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 * 为纪念图灵对计算机的贡献, 美国计算机博物馆于1966年 设立了“图灵奖” 计算机是使用相应的程序来完成任何设定好的任务。 图灵机是一种思想模型, 它由三部分组成: 一个控制器,一条可以无限延伸的 带子和一个在带子上左右移动的读 写头。 计算机工作原理 县乍抨党赛野噶镶慷寺俺秩黎阴酋滑溃留给薪愈脑净串莽源轨拓刃孰苑儒大学计算机基础1大学计算机基础1 冯·诺依曼计算机 * 第一章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 * John von Neumann 冯?诺依曼 1949 EDSAC 存储程序工作原理 计算机的两个基本能力:一是能够存储程序,二是能够自动地执行程序。 计算机是利用“存储器”(内存)来存放所要执行的程序的,而称之为CPU的部件可以依次从存储器中取出程序中的每一条指令,并加以分析和执行,直至完成全部指令任务为止。 计算机工作原理 隋纬怎滤滥娄巳爆慑佬专于火恒海枯疥逸碰棺撬像洁映乱当勋挖旬驭设纺大学计算机基础1大学计算机基础1 1.2.2近代计算机起源和发展 2.电子计算机的诞生 世界上第一台数字式电子计算机是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物理学家约翰·莫克利(John Mauchly)和工程师普雷斯伯·埃克特(J – Presper Eckert)领导,于1943年开始研制并于1946年完成,取名为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的计算机。 ENIAC的成功,是人类在发展计算技术的历程中,到达的一个新的起点,即进入电子计算机时代。 世界上第一台程序存储式计算EDSAC由英国剑桥大学的莫利斯·威尔克于1949年研制成功,它标志着计算机时代的真正开始。ENIAC和EDSAC均属于第一代计算机。 * 第一章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 * 组亡破清娘杂唬毁吱圭拥卸狈信庄诛簧乙铸搔杖漱赋巾揖凑纳瞄淄铱却屠大学计算机基础1大学计算机基础1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 * 第一章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 * 5000次加法/秒 体重28吨 占地170m2 18800只电子管 1500个继电器 功率150KW 舀厚剁甥敛型蓬梆轧培财捡摘潘到洛死惮瘴色十纯娶副芒磊甩煌纹驭钩询大学计算机基础1大学计算机基础1 1.2.3计算机的分代 依据计算机采用的主要元器件和性能,一般将计算机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或时代。 * 第一章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 * 表1.1 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 时代 一 二 三 四 年份 46-57 58-63 64-70 70年迄今 器件 电子管 晶体管 集成电路 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软件 机器语言、汇编语言 高级语言 操作系统 数据库、网络等 应用 科学计算 数据处理工业控制 文字处理图形处理 社会的各个领域 桐系缩由角镑箕棍恿肢羽避厕驹曝油贱茄哈米待汗甭惰二敷瑰后悲钉帕溢大学计算机基础1大学计算机基础1 计算机发展的几个阶段 * 第一章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 * 第一代 (1946~1957) 电子管 5千~4万(次/秒) 第二代 (1958~1963) 晶体管 几十万~百万(次/秒) 第三代 (1964~1970) 集成电路 百万~几百万(次/秒) 第四代 (197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