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必修卷一、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25小题,共50分)
1.漫画《观念影响人生》告诉我们
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
B.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问题
C.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划分哲学基本派别的标准
D.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决定各种哲学的性质
【答案】B2.2015年9月3日,我国举行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活动,旨在提醒人们铭记历史,警惕噩梦重演;而在日本却有人否认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历史真相,伤害中国人民感情。这说明
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②客观存在的多样性决定了意识形式的差异性
③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自觉选择性
④要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D
考点:意识的能动作用、真理的具体性
3.2015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托马斯·林达尔最初从事RNA的研究。他研究时发现,RNA极不稳定,遇热就分解,实验无法进行下去。这让他联想到当时学界普遍认为超级稳定的DNA——和RNA相近的分子。他决定对DNA的稳定性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DNA也极不稳定。通过进一步的研究,他发现是人体负责看管DNA的蛋白质在不断对其校对、修复,维持了DNA的相对稳定。这一深化人类对自身认识的科学发现佐证了
①人类的执着、联想是推进人类对自身科学认识的直接动力
②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只有尚未认识之物
③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人能够正确认识事物的重要条件
④实践是推进有关人类对自身认识科学发展的动力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题肢①说法错误,因为人类的执着、联想只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外在因素,推动认识发展的直接动力是社会实践,故排除;题肢②说法错误,因为个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故排除;题肢③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D。
【考点定位】意识活动的特点、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名师点睛】人类的认识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总是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由低级到高级地发展着。
(1)人们在实践中不断遇到的新问题、产生的新要求,推动着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2)实践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从而推动认识的发展。
(3)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不断深化。
4.2015年12月3日,我国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从唯物论的思考角度看,举办国家公祭仪式的原因在于
①引导人们树立正确意识,促进和平大业②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怀,催人向上、奋进
③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④引导人们正确看待历史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考点定位】意识的作用
【知识拓展】意识的反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的区别和联系
意识的反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 主观能动性 区别 内含 在实践活动中意识总是指挥人们使用一种物质的东西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 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具有的积极主动自觉的反映 又叫自觉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能力和活动 区别 表现 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能动的反映和能动的反作用 “想”“做”“精神状态” 联系 意识的反作用包含于意识的能动作用,是能动作用的第二方面。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反作用包含于主观能动性,是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5.上海科学家与国际同行合作,发现黑洞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来者不拒,而是非常挑剔。大部分的吸积流在进入黑洞的势力范围后,以外流形式逃出了黑洞的俘获。但这一理论证明只有获得观测事实,才能给15年来争议不断的科学猜想画上句号。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②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
③任何真理都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
④对真理的追求只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A.①② B.①④C.②③D.①③
【答案】D
【考点定位】认识过程
【知识归纳】1.认识具有反复性
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的原因: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主观条件的限制;受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所以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认识具有无限性
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认识具有无限性的原因: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数学中考总复习.doc VIP
- 限制型心肌病超声诊断与评估.pptx
- _【课件】第四章 三角形 +问题解决策略:特殊化课件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pptx VIP
- 中考数学总复习第一轮考点复习(重庆专版).pptx VIP
- 2025在线网课《信息检索与科技写作( 理大)》单元测试考核答案.pdf VIP
- 高频精选:京东快递员ai面试题及答案.doc VIP
- 新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三角形问题解决策略:特殊化(1)》教学课件.pptx VIP
- 河北 2023年农信社储蓄知识考试真题模拟汇编(共213题).doc VIP
- 河北 2023年农信社基础知识考试真题模拟汇编(共672题).doc VIP
- 四川省宜宾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语文试卷(原卷版+解析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