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年 “心理学研究方法”课 课题实践计划表
课题负责人情况 姓名 性别 年级 学院 专业 学号 宿舍 宿舍电话 移动电话 电子邮箱 课题合作者情况 姓 名 性别 学院 专业 学号 联系电话 课题基本情况 课题名称
大学生友谊问卷的初步编制 主要参考文献 1.黄希庭.简明心理学辞典.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479.
2.陈建文,黄希庭.友谊关系与人格适应.心理学动态,2000,08(03):61-65.
3.范兴华,方晓义.大学生友谊质量量表中文版信度与效度的初步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12(02):134-136.
4.范兴华.大学生的友谊观与其友伴数量的关系.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5(02):111-115.
5.范兴华,方晓义,林丹华.大学生友伴选择标准及其友伴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02):46-49.
6. 徐伟,李朝旭,韩仁生.友谊的结构研究——一项对大学生友谊内隐观的调查研究.心理科学,2006,29(05):1096-1100.
7.程志生.“付出”与“报酬”对大学生友谊的影响研究.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
8.曹立波,孙铁石,蔡葵.试论大学生友谊与爱情的关系.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4(01):69-72.
9.杨军.探讨大学生友谊关系的培养.教育与职业,2006,(36):172-173.
10.李叔湘,陈会昌,陈英和.6-15岁儿童对友谊特性的认知研究.心理学报,1997,29(01):51-58.
11.廖红,张素艳.儿童友谊质量研究.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2,25(02):53-55.
12.邹泓.同伴接纳、友谊与学校适应的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03:55-59.
13.邹泓,周晖,周燕.中学生友谊、友谊质量与同伴接纳的关系.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01:43-50.
课题研究计划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友谊,亦称友人关系,是一种以亲密情感和互助互惠为主要联结纽带、长期相互依赖、非亲缘的人际关系。友谊关系在人的一生具有重大的意义。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发现以往有关友谊关系的研究,特别是友谊的测量标准和维度有很多争论。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关注的侧重点不同,往往发现不同的友谊关系结构特征。目前关于友谊关系的测量工具主要是用来测量友谊的质量方面,大多数编制的问卷或量表是有关友谊质量的问卷或量表。而且这方面的测量工具主要是用于儿童青少年,大学生的友谊较之儿童青少年的友谊在友谊的范围,友谊的质量等方面具有不同特征,友谊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编制一套适合当代大学生友谊关系的测验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其中在理论上,通过编制测验能丰富和完善相关的研究。在实践上,有助于了解、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友谊观和建立良好的友伴关系网络,对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意义。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 研究目标:
对大学生友谊关系的主要因素展开研究,试图编制一套具有良好信、效度的大学生友谊的测验。
2 研究内容:
大学生友谊问卷的初步编制
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编制一套具有良好信、效度的大学生友谊的测验。
本项目的创新之处(与现有技术或理论观点比较):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发现以往有关友谊关系的研究,特别是友谊的测量标准和维度有很多争论。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关注的侧重点不同,往往发现不同的友谊关系结构特征。目前作为评价友谊的基本框架是由Bukow and Hoza提出的友谊研究的层次模型。即第一层次:两个体之间是否存在双向选择的积极的情感关系—友谊;第二层次,友谊的范围,即朋友的数量;第三层次,友谊的质量。但目前关于友谊关系的测量工具还不是很完善,其中主要是用来测量友谊的质量,故大多数编制的问卷(量表)主要是友谊质量问卷(量表)。而且这方面的测量工具主要是用于儿童青少年。大学生的友谊较之儿童青少年的友谊在友谊的范围,友谊的质量等方面具有不同特征,友谊对整个大学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对大学生的友谊关系进行研究是相当必要的。目前国内关于大学生友谊关系的研究还相对较少。此外,研究者还发现以往关于友谊的测量存在不足:如友谊范围即朋友数量的测量一般是用最好朋友限制提名法,即让被试依亲密关系的程度,顺序写出三个最好朋友的名字,不足三个或没有的应按实际情况填写。主试将相互把对方视为第一个最好朋友的对子是为最好朋友。放松标准,也有一些研究把只要在三个提名中相互选择的朋友对数作为最好朋友数。研究者认为这样对于被试的选择是有限制的,而且选择被试的难度较大。因此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