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3《人琴俱亡》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课文大意。
2、 掌握一些重要的文言词语。
3、 理解这则故事表现的兄弟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反复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理解这则故事表现的兄弟之情。
本课题教时数
一课时
教学方法
朗读,讲解,质疑,讨论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堂
同学们,也许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比亲情更可贵、更长久的了;也许,在我们这个生存的空间,没有比我们挚爱的亲人的离去更令人肝肠寸断。这或许是我们生命中无法承受的痛。
古代大书法家王羲之有七个儿子,品格才华最突出的是子猷与子敬兄弟二人,这俩兄弟的感情非常好,《人琴俱亡》讲的就是他们痛人心扉的故事。
二、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课文大意。
2、 掌握一些重要的文言词语。
3、 理解这则故事表现的兄弟之情。
三、作者介绍
刘义庆,彭城人,文学家。南朝宋武帝刘裕的侄儿,袭封临川王。
《世说新语》是记载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刘义庆撰。全书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36个门类,记载了自东汉末年至西晋时豪门贵族和官僚士大夫的遗闻轶事,较为集中地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面貌和士大夫的思想品格。
《世说新语》对后世文学有很大影响,书中许多故事成为诗文、小说、戏剧的典故和题材,有的成为人们常用的成语,如望梅止渴、口若悬河、一往情深、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等等。
四、自学指导
1、朗读课文;
2、借助课文注释,翻译课文;
3、掌握笃、索、舆、径、素、卒;而、了、既、俱的意思。
(注意读准下列字
了(liǎo)悲 , 笃(dǔ),舆(yú), 奔(bēn)丧 ,
恸(tòng),亦卒(zú),调(tiáo))
五、互动交流一
(加点字解释和翻译见课件略)
六、互动交流二
4、子遒凭什么断定子敬已死?这反映了什么?
( “何以都闻消息”。反映了子猷时刻关注着子敬的病况,表达了子猷对子敬的深厚的兄弟之情。)
5、课文写了子猷独特的悼念方式,独特在哪里?
( “了悲”“都哭”,
“取子敬琴弹,弦既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6、子遒知道子敬死了,为什么“了悲”也“都哭‘?
(①子猷悲痛到极点才作出的反应,其实他的内心是非常痛苦的。
②自知自己久于人世,到那时就将和弟弟又在九泉之下相见了。对子敬的死,子猷早已有准备,因为“王子猷、子敬俱病笃” )
7、子猷对子敬的去世真的感到悲伤吗?请举例加以分析。
( “何以都闻消息”说明王子猷对子敬非常关心;
“便索舆来奔丧”的“便”更是关心悲悼之情的迫切流露,
所以王子猷只是用超常脱俗的方式对王子敬表示哀悼,并非难过。)
8、文中写到“取子敬琴弹,弦既调”,你认为哪些因素可能使弦“调”?
(①子敬病了很长时间,琴放置久了。
②王子猷睹物思人,悲伤过度,能调琴。 )
9、子猷“取子敬琴弹,弦既调”,你认为“调”说明了什么?
(“调”既是写实际情况,也包含了“人琴俱亡”的凄凉,反映了王子猷极度悲伤的心绪。)
10、子猷发现“弦既调”后,为什么会悲痛地说“人琴俱亡”?
(子猷睹物思人,子敬去世,他的演奏艺术及他生前的事业也随之消亡,子猷哀感于此而情能自抑。触景生情,掷琴于地,悲愤之情涌上心头,所以说“人琴俱亡”。)
11、课文描写子猷先是“了悲” “都哭”,后又写他“恸绝良久”,他前后的表现是否矛盾?为什么?
(①前后并矛盾。
②子猷与子敬有着深厚的手足之情,两人都患了重病。子猷听到子敬的病况,猜测他已经死了,心里非常难过,“了悲”“都哭”是强抑制住自己的悲痛的结果,而并是悲痛。
③等到人琴俱亡,就再也抑制住自己的悲伤心情了,悲痛之情喷薄而出,所以“恸绝良久”。)
12、《世说新语》的作者善于以小见大,通过生活细节的描写来刻画人物的个性。试举例分析选文是如何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王子猷这个人物独特的个性的。
(①抓住了子猷的语言描写:由“都闻消息”来推断子敬已死,“子敬子敬,人琴俱亡”,以琴亡来说人亡,更见其悲痛。
②神态的变化,由“了悲、都哭、恸绝良久”到最后的结果“月余亦卒”,情谊表达更加的委婉细致,更加的深沉,感人至深。
③“坐”“取”“掷地”等动作描写,也写出了兄弟情深及对子敬的独特的悼念方式。)
七、互动交流三
1、本文语言简洁,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请分析以下加点字有什么表达作用?
①便索舆来奔丧。
(“索”是“要”的意思,可见子猷去见子敬的急切心情,表达了深厚的兄弟手足之情。)
②便径入坐灵床上。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中学教集团2013-2014学年七年级思品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 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中学教集团2013-2014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 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中学教集团2013-2014学年八年级思品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 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中学教集团2013-2014学年八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 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214-2015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限时作业试题(无答案).doc
- 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中学教集团2013-2014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 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中学教集团2013-2014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 江苏省盐城市第一初级中2012-2013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 江苏省盐城市第一初级中2012-2013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 江苏省盐城市第一初级中2012-2013学年七年级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第三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14《我的母亲》教案 苏教版.doc
-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第三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17《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苏教版.doc
-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第三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16《小石潭记》教案 苏教版.doc
-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第三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18《阿里山纪行》教案 苏教版.doc
-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4届高三语文5月教学情况调研试题(二).doc
- 江苏省赣榆县汇文双语学2013-2014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
- 江苏省赣榆县汇文双语学2013-2014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
- 江苏省赣榆县汇文双语学2013-2014学年七年级政治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
- 江苏省赣榆县汇文双语学2013-2014学年七年级政治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
- 江苏省赣榆县汇文双语学2013-2014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