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外美术史大纲.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第二章绘事后素——夏商周绘画中国的夏、商、西周时代是绘画发展的初期阶段,由于这一时期典型产品是青铜器,又称为“青铜时代”。 现在发现的此期实物主要是青铜器、玉器、牙骨雕刻和漆木器的纹饰,基本上是装饰性图案。春秋时开始出现了主要表现人物活动的纪事性绘画作品,战国时期中国的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形成了空前的经济繁荣、思想活跃、文艺兴盛的局面,绘画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绘画的应用范围有所扩大,出现了不依附于工艺品与建筑物的独幅主题性绘画,现知的实物是作为铭旌用于墓葬的帛画。绘画题材也更为广泛,除传统的动植物纹样、自然气象纹样和几何纹样外,天地、山川、神灵、圣贤等历史神话题材与战争、狩猎、宴乐、出行等现实生活题材也大量进入绘画。绘画表现手法也更趋成熟和丰富,艺术风格愈加多样,并呈现出地域性特点,像南方楚国的绘画具有飞扬流动、琦玮谲诡的鲜明特色,不同于中原和秦的风格体系。第一节 壁画——天子明堂,吉光片羽壁画底子的制作方法:先在墙面上抹一层草泥,然后上一层沙浆,最后用白灰抹平,此后两千年的壁画制作基本都采用了这种方法。第二节 帛画——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帛画《人物驭龙》(图2-1)、《人物龙凤》(图2-2)1973年出土于长沙子弹库楚墓,是目前经科学考古发掘所得的最早的帛画,也是迄今发现的中国最早最完整的独幅绘画实物。图2-1 《人物驭龙》帛画 战国图2-2 人物龙凤帛画战国第三节 漆绘——惊蛇走虺,指挥如意中国的髹漆工艺始于距今六七千年前,在商代已经是一种应用很广的装饰手段。春秋时期中国的漆工艺就出现了两个明显有别的系统,一是北方系统,成就有限,一是南方系统,主要出于楚地,水平较高,战国—汉代漆绘艺术的巨大成就正是在这个系统上发展起来的。漆画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1986年出土于湖北荆门包山大冢的一件楚漆奁外壁所绘的《车马出行》(图2-3)。 图2-3 《车马出行》战国 漆绘第四节 建筑与工艺美术一、建筑三代时期的建筑已经开始明显的阶级分化了,当时宫殿大体上是“前朝后寝”的方式。在殷墟上发现的商代中晚期的宫殿建筑规模已相大。这时的宫殿建筑已经有了四合组织的局,有了庭院的雏形。西周早期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陕西歧山发现的的宫殿遗址 (图2-4)。东周时期,在较高的台基之上设置木结构的建筑地是中国古代宫室建筑的一个重要特点。东周时期留下来的都城遗址很多,最有名的是齐国临淄故城(今山东临淄)、燕下都(河北易县)、赵邯郸(河北西郊赵王城),这些都城都有了宫殿、城墙、护城河等。 东周时的建筑还有两个特点,即瓦屋的出现和斗拱的流行。图2-4陕西岐山 凤雏村的宫殿遗址二、青铜器艺术已知最早的完整的青铜器是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出土的一个爵(图2-5),俗称“二里头爵”,含铜量92%,含锡量7%,已经是典型的青铜器了。(一)青铜器的用途青铜器的用途主要在于祭祀和维护统治秩序两个方面。虽然青铜器的种类繁多,但按照它们的用途,可以分为礼器、乐器、兵器、工具和车马器等几类,我们美术史所考察的对象几乎都是礼器,这也是青铜器中的精品。(二)青铜器的形制与纹饰的变化对青铜器从艺术史的角度进行的考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形制的变化,一是各种纹饰的演变。总体看来,由夏、商经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的形制和纹饰经历了一个由简到繁,由凝重到生动的发展演变过程。图2-5 乳钉纹爵 二里头文化 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出土 高22.5厘米,流尾长31.5厘米,爵流狭长,流折处有两小柱,束腰平底,三足细长。腹一面有两道弦纹,其间饰以乳钉五枚。 上有镂孔。与其他爵不同的是,此器流、尾和足都特别尖长,但造型匀称,没有不平衡感图2-6 饕餮乳丁纹方鼎商代前期 高100厘米,口横长62.5厘米,一九七四年河南郑州张寨前街出土,中国历史博物馆藏。鼎腹深,呈方斗形,有较宽折沿。立耳作圆拱形,外侧有凹槽,内有三道拱形凸棱纹。腹上部饰带状饕餮纹,共八组。腹壁两旁及下方饰乳钉纹带。四足上粗下细,中空,外饰饕餮纹及弦纹。此方鼎系商代二里冈期青铜器最大一件。器壁匀薄,有该期青铜器特点,虽高达一米,仅重八十六点四公斤。图2-7 司母戊大方鼎商代后期 通高132厘米,口长79.2厘米,一九三九年河南安阳吴家柏树坟园出土,中国历史博物馆藏。立耳,长方形腹,四柱足中空。腹内壁有铭文[司母戊]三字。方鼎庄严庞伟,重达八百七十五公斤,是我国已发现青铜器最大一件,在世界青铜器中也是少见的。 图2-9 蟠龙纹方壶春秋中期 通高84.5厘米 口宽23.5厘米 1961年山西侯马上马村出土, 山西省博物馆藏 。盖顶呈镂空斗形,四隅有上下两处扉菱,作云气形,与盖隅伏兽下半身呼应。圈足较高,镂空。这件方壶纹饰繁缛华丽,堪称精品。颈长而腹短,仍不失和谐,

文档评论(0)

xinshengwenca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11233133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