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中历史课改展示课人教版必修一课件第13课《辛亥革命》立人高中.pptVIP

江苏省高中历史课改展示课人教版必修一课件第13课《辛亥革命》立人高中.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史料3: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 史料5: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史料6: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孙中山被迫对袁世凯妥协退让,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可以保举他为临时大总统。 袁世凯 孙中山 三、铸就民国—中华民国成立 清宣统帝退位诏书 (1912年2月12日) 三、铸就民国—中华民国成立 林伯渠同志在四十年前曾经很有感慨地说: “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荏苒三十年》 三、铸就民国—中华民国成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年春,孙中山颁布 A.中华民国主权在民; B.国内各民族平等; C.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 社、宗教信仰的自由 D.有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利; E.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统颁布命令须由总理副署才能生效。 否定君主专制 体现了资产阶级平等、民主权利 体现三权分立原则 2)评价: 这部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1)主要内容 四、民主丰碑—《临时约法》 袁世凯在北京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894 1905 1911.4 1912.1.1 1911.10.10 1912.2.12 1912.3 1912.4 兴中会 中国同盟会 黄花岗起义 武昌起义 清帝退位 中华民国成立 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 《临时约法》颁布 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大事年表 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性: 史料1、2:辛亥革命在思想上的不彻底性 史料4: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1. “飘飖故国迭痍疮,白骨哀鸿不忍望。志士三千凝血肉,磷烟一夜举刀枪。旌扬绿野寻民主,都建金陵废帝王。大义当时如号角,吹开晓雾现朝阳。”此诗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辛亥革命 C.北伐战争 D.挺进大别山 沙场点兵: 2.学术界有观点认为,无论从破还是从立的角度看,武昌起义都可谓首创性义举,故史称“辛亥首义”。这里所说的“首义”主要是指武昌起义 A.是革命党人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B.是推翻清王朝并导致民国建立的起义 C.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反清起义 D.是第一次得到广泛响应和支持的起义 3.1911年12月,孙中山说:“谓袁世凯不可信,诚然,但我因而利用之,使推翻二百六十余年贵族专制之满洲,则贤于用兵十万。纵其欲继满洲以为恶,而其基础己远不如(清政府),覆之自易,故今日可先成一圆满之段落。”这说明孙中山 A.追求和平建国之路 B.被袁世凯表象迷惑 C.革命策略有合理性 D.圆满完成革命任务 4.《泰晤士报》记者莫里循在辛亥革命爆发后给报社的电文中使用了“革命”一词。而《泰晤士报》新闻部主任达·狄·布拉姆则指出,革命只适合成功的叛乱,只能在叛乱已经成功之后使用。除非并知道清政府已经被推翻,不论起义的形势如何严重,不能将起义说成是革命。《泰晤士报》在13日刊登武昌首义时最终使用的标题是“起义”。这表明此时的 《泰晤士报》 A.支持中国革命 B.反对中国革命 C.舆论导向谨慎 D.认清了起义前景 感 谢 指 导! 第13课 辛 亥 革 命 ——中国近代 民主进程 的丰碑 执教者:冯雷 近代化: 经济工业化 ★政治民主化、法制化 思想理性化、科学化 辛亥革命的概念: 广义的辛亥革命是指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王朝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全过程。 因武昌起义发生于旧历辛亥年,人们把武昌起义称为狭义的辛亥革命。 (统治阶级) 地主阶级 农民阶级 工人阶级 资产阶级 孙中山 医人到医国 改良到革命 一、山雨欲来—革命准备 兴中会 1894年11月 美国檀香山 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1895年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1898年维新变法失败,改良道路行不通; 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失败,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坚定走革命道路 一、山雨欲来—革命准备 文学会 日知会 华兴会 共进会 兴中会总会 光复会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建立 一、山雨欲来—革命准备 吴玉章回忆说:“无论光复会也好,华兴会也好,都缺乏明确而完

文档评论(0)

a64550290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