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冶金学炼铁学方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中心开放式:也称喇叭式、展翅式,CO2中心低。80年代开始,高炉大型化使炉缸直径加大,更易产生中心堆积,需要发展中心气流,吹透中心,形成倒V型软熔带。可以保证高炉中心料柱的活跃和良好的透气性,保证高炉顺行。 中心开放式有可能使炉顶煤气中CO220%,η50%。条件是:中心装焦、风口中心吹透,原料筛分。 5.4 煤气流分布 * 冶金与能源学院 * 一、炉料物理性能对炉料和煤气分布的影响 物理性能包括:种类、粒度、自然堆角、料层厚度等 1、焦炭多的地方透气性好,阻力小,通过煤气多。矿石多的地方则相反。 2、大块集中的地方透气性好,阻力小,通过煤气多。小块多的地方则相反。 * 冶金与能源学院 * 3、料层薄的地方阻力小,通过煤气多。料层厚的地方则相反。 4、炉料堆脚处,大块多、料层薄,阻力小,通过煤气多。炉料堆尖处,小块和粉末多,料层厚,阻力大,通过煤气少。 5、粒度大,表面光滑的炉料,滚动性好,自然堆角小,布料时领先进入堆脚。粒度小,表面不规则的炉料,滚动性 差,自然堆角大,布料时停滞在堆尖。 5.5 炉顶布料-上部调剂原理 * 冶金与能源学院 * 在自由空间: 天然矿自然堆角:α0=40-43° 烧结矿自然堆角:α0=40-42° 球团矿自然堆角:α0=35-40° 石灰石自然堆角:α0=42-45° 焦炭自然堆角: α0=43°左右 在高炉内:tgα=tgα0-k(h/r) 式中:α0:自然堆角;h:炉料下降高度;r:炉喉半径;k:系数。 5.5 炉顶布料-上部调剂原理 * 冶金与能源学院 * 二、炉形结构对煤气分布的影响 1、大钟与炉喉间隙:间隙大,堆尖离开炉墙远,边缘发展。 间隙小,堆尖靠近炉墙,边缘不发展,中心发展。无 料钟布料,溜槽长度与边缘的距离。 2、炉身角:β大,边缘不易发展,造成炉料在炉喉分布不均匀。 5.5 炉顶布料-上部调剂原理 * 冶金与能源学院 * 三、料线深度h:大钟下降下沿至料面的距离,用探料尺测定。 h值大,料面低。h值大到一定数值后称为低料线。h值小,料面高,高料线。 料线高,h值小,炉料堆尖远离炉墙,边缘气流发展;料线过高,卡住大钟。 料线正常,h值正常(炉料同炉墙的碰点A)时,炉料堆尖紧靠炉墙,压制边缘气流。 5.5 炉顶布料-上部调剂原理 * 冶金与能源学院 * 料线过低,炉料在碰点A以下,炉料先撞击炉墙,再反弹回来,炉料堆尖离开炉墙,边缘气流发展,但打乱了布料规 律,不能有效地控制煤气分布,炉墙损失,炉顶温度升高,炉顶设备易损坏,浪费高炉空间。禁止低料线操作。 5.5 炉顶布料-上部调剂原理 * 冶金与能源学院 * 四、批重 每一批料是由焦炭、铁矿石和熔剂按一定重量的比例组成,三者的总重量称为料批重,铁矿石的重量称为矿批重,焦炭的重量称为焦批重。 焦炭负荷=矿石批重/焦炭批重,单位重量焦炭所负担的矿石量。 焦炭负荷提高,比较多的矿石布向中心,抑制中心气流,发展边缘气流。 5.5 炉顶布料-上部调剂原理 * 冶金与能源学院 * 批重提高,矿石布向中心比较多,沿径向分布均匀,抑制中心气流,发展边缘气流。同时也能稳定气流,起使气 流分布均匀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使焦炭夹层高度h升高, 软熔带透气性得到改善。 主张大料批操作,但要受到装料设备容积的限制,还要受到总△P的影响。 批重不宜过小,小于某一数值时矿石分布不到中心,称为临界批重。 5.5 炉顶布料-上部调剂原理 * 冶金与能源学院 * 五、装料顺序 同装:焦炭与矿石(熔剂随矿石)在大料钟中,由大钟一次下降。 分装:焦炭和矿石分别装在大料钟中,大钟分两次装入。 正装:矿石在先,焦炭在后。正装压边缘。 倒装:焦炭在先,矿石在后。倒装压中心。 5.5 炉顶布料-上部调剂原理 * 冶金与能源学院 * 矿石用P或O表示;焦炭用K或C表示。 P、K为俄语,O、C为英语 高炉操作:下部调剂主要解决炉缸全面活跃,改善炉缸热状态;而上部调剂主要是稳定气流,改善煤气分布和能量利用。以下部调剂为基础,上、下部调剂相结合,才能达到高产、优质和低耗。 5.5 炉顶布料-上部调剂原理 * 冶金与能源学院 * * 冶金与能源学院 * 6.1 煤气在上升过程中的变化 一、煤气量的变化:高炉高度与各气体成分体积变化图 1、N2:基本不变,焦炭挥发分中有少量的N2,但数量很少。 2、H2:在高炉下部没有什么变化,基本不变。 FeO+H2=Fe+H2O H2O+C=H2+

文档评论(0)

70后老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