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三个经济地带全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知识归纳: * * 第二节 我国的三个经济地带 问题1: 我国的三个经济地带是怎样划分的? 问题2: 三个地带的经济差异的表现是什么? 问题3: 三个经济地带差异的影响因素及特征是什么? 经济区域差异 划分依据 经济社会 发展水平 西部经济地带 中部经济地带 东部经济地带 三大经济地带 一、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 1、 读P140图3-3-5“中国三个经济地带”,描绘东部、中部、西部的分界线,识记东部、西部和中部经济地带的位置和范围。 2、 探讨如何快速记忆三个经济地带的范围。 1100E 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 10个 9个 12个 注:除港、澳、台之外 陕甘宁 新青藏 云贵川 重庆 1.东部(12个):沿海省级行政区+北京-港澳台 2.西部(10个):云贵川渝藏+陕甘宁青新 3.中部( 9个 ):34-(12 + 10)-3               二、三个经济地带的差异            ①1980-1999年期间,哪个地带GDP增长最快?哪个地带GDP增长最慢? ②三个地带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是在变大还是变小? ③比较两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潜力, 最好比较__________。 经济发展速度 日本公布2010年GDP数据 被中国赶超退居世界第三 环球网记者李宗泽、王欢报道,据日本共同社2月14日消息,日本内阁府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日本名义GDP为54742亿美元,比中国少4044亿美元,排名全球第三。        报道评论说,日本经济下滑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中国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自此,日本终结了二战后40多年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奇迹”。 中国跃居第二经济大国 人均GDP世界排名百位左右 据新华社北京2月14日电 ,日本14日公布的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显示,2010年日本GDP排在美国、中国之后退居世界第三。   “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GDP不但只有日本的十分之一,甚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北京大学国民经济核算研究中心研究员蔡志洲表示。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数据,中国人均GDP在世界排在第100位左右。        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2.经济发展速度: 东部>中部>西部 东部>中部>西部   读图1.11:   中部地带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____、 ____ 、 ____。   三个经济地带中第一产业比重相对较大的是______经济地带,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相对较大的是______经济地带。 三个经济地带中产业结构较优的是______经济地带,其原因是该地带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 21%? 45%? 34%? 西部? 东部? 东部? 东部经济地带二、三产业比重远大于一产业       1.自然原因:地理区位、气候、地貌等;  2.社会经济原因:产业结构、思想观念、          历史基础、开放政策等  三、地带性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和形成原因 开放政策 历史基础 思想观念 社会因素 产业结构 经济因素 地理区位 气候地貌 自然因素 西 部 中 部 东  部 经济地带 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地势低平,利于开发利用 干旱区、高寒区,不利于农业的发展 开放,有便利海运,有利于发展开放性经济 距海远,长期封闭,不利于发展 一产业比重较大,生产力水平较低,经济发展速度较慢 产业结构较优,二、三产业远大于一产业,生产力水平较高 思想观念保守,经济竟争的危机感、紧迫感差 开放,经济竟争,有危机感、紧迫感 历史上形成的社会经济基础存在地域差异。近代工业首先出现在沿海 改革开放首先在沿海起步,东部地区首先接受海外先进技术、大量资金和现代经营方式 四、三个地带经济的发展特征 东部经济地带 优势: 1.工农业基地 2.交通便利 3.经济国际化程度高 4.高科技文化水平 5.城市密集、人口稠密 问题: 1.能源原料不足 2. 北方各省淡水不足 ? 3.环境污染 4.大江河下游防洪问题 方向: 1、外贸、金融、海洋开发基地 2、发展第三产业和集约化农业 3、发挥技术创新优势,技术改革,新兴产业 中部经济地带 优势: 问题: 方向: 1.能源、矿产优势 2.农业较发达(天然林场、牧场) 3.有色金属工业、重工业 4.交通运输:铁路、内河 5.外贸:边贸优势 1.晋煤外运的压力 2.水土流失(黄土高原) 3.过度砍伐(东北森林) 4.洪水危机(黄河中下游) 5.洪涝(长江中游) 6.风沙问题(长城沿线) 1.发挥资源优势→能源、

文档评论(0)

550004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