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唐代文学绪论.pptVIP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代文学 唐代文学绪论 唐代文学的分期 从各文体的发展来说, 可以分为前后两期。 分水岭: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前:上承魏晋南北朝文学 安史之乱后:下启两宋文学 终有唐一代,几乎找不到一个文学沉寂的时期。 繁荣、辉煌 唐代文学的繁荣 1. 诗、文、小说、词的全面发展。 诗的高顶峰、散文的转型、小说的成熟、词的勃兴。 2.作者众多,大师辈出。 《全唐文》收作者3035人,《全唐诗》收作者二千二百馀人,据不完全统计,唐人小说今天可以找到的还有二百二三十种。 ? 3.诗歌发展的顶峰。 唐诗是唐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是一代文学的标志。 唐代文学繁荣的原因 外因(客观条件): 开放的文化环境 士人的社会生活 佛教与道教 内因: 文学自身的发展 第一节 唐代开放的文化环境 国家统一,经济繁荣 政治开明,思想活跃 全方位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一、国家统一,经济繁荣 唐王朝是继隋初统一后建立的又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 汉唐盛世、“贞观之治” 与“开天盛世” 等赞誉,成为唐代乃至于封建时代繁荣盛世的象征与标志 。 《资治通鉴》载开元末(740)的情况:“天下县千五百七十三,户八百四十一万二千八百七十一,口四千八百一十四万三千六百九。西京、东京米斛钱不满二百,绢匹亦如之。海内富安,行者万里不持寸兵。” 唐王朝国家的版图 唐王朝国家的版图:空前扩大。 东亚盟主,唐太宗为天可汗,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盛唐时期唐王朝影响的范围 东北至朝鲜半岛 西北至葱岭以西的中亚 南至印度支那 北至蒙古 国家的强大,经济的空前繁荣,是唐代文学得以繁荣的肥沃的政治经济土壤。 二、政治开明,思想活跃 唐代统治者具有一种兼容并包的博大胸怀。如君王的选择、科举取士等。 在思想文化方面形成了一种宽松、自由的氛围。促进了文学上各种风格流派的建立,对于新的文学形式的出现(如变文、词)也有积极的影响。 武后 即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 三、全方位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一)南北文化 (二)异域文化 (三)艺术门类 (一)南北文化的交流 魏徴《隋书·文学传序》: “若能擢彼清音,简兹累句,各去所短,合其两长,则文质彬彬,尽善尽美矣。” 隋朝的统一打破南北政治的对峙,文化上交流与融合趋势的加快,南北的文风也在逐步的融合。为一种既优美又刚健的新文风的出现,提供了可能。 唐代诗人经过近百年的摸索探讨,到盛唐前期终于将南北两种文风融合在一起,从而创造了中国诗歌最成熟的典范。 (二)唐代的异域文化 唐代的异域文化 唐代的异域文化 龟兹乐、胡旋舞、琉璃瓦、夜光杯、胡饼、胡药乃至于袒胸露臂甚至半裸的乐伎,都成为长安这个世界性的名都的奇观。 异域文化的影响 丝绸之路沿线地区,长安、洛阳、扬州广州等大都会或海上交通重要城市。从饮食、衣着、乐舞到生活趣味,均杂取中西西域各族、各国的生活习俗、文化 。 唐代妇女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男女较为平等。妇女在行为上也较不受约束。 中外文化交融所造成的这种较为开放的风气,对于文学题材的拓广,文学趣味、文学风格的多样化,都有重要的意义。 (三)不同艺术门类的相互影响 音乐、书法、舞蹈、绘画、建筑、雕塑,互相影响,为文学的繁荣增添了新的手法。 山水诗与山水画。苏轼: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书摩诘蓝田烟雨图》) 舞蹈。杜甫在《观公孙大娘舞剑器浑脱》: “昔者吴人张旭善草书、书贴,数尝于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自此草书长进,豪荡感激。” 张旭的草书 张旭(658-742),字伯高,苏州人,唐代书法家。他不仅楷书精妙,草书尤为见长。其书得东晋二王的精髓,又自创新意。纵情于酒,寓情于书,大醉辄呼叫狂走,下笔如有神助。其书奔放不羁,纵笔如兔起鹘落,气势如虹,有急雨旋风之势,被称为“狂草”,是当代今草新的表现形式。黄庭坚称其为“草书之冠冕”。张旭的传世书迹有草书《肚痛贴》、《心经》、《醉墨贴》、《千字文》、《自言贴》、《古诗四贴》等。 第二节 唐代士人的社会生活 经济的繁荣直接影响了唐人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 漫游 读书山林 入幕 贬谪 这些生活方式从不同的层面丰富了唐文学的内涵,构成了唐文学多彩的情思格调。 一、唐代士人的漫游之风 唐代的许多诗人都曾有过一段漫游的生活 从山水游赏扩大到漫游,并且成为一时风尚,是从唐代才开始。 (一)漫游的目的 1.山水游赏。 孟浩然:“山水寻吴越,风尘厌两京”等等。 2.神仙道教信仰。 唐代的不少重要士人,都有神仙信仰。名山

文档评论(0)

dreamzhangn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