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常见古诗题材 一、送别怀人诗:以送别亲人、友人为题材的诗。 诗人写送别诗,既表达所共有的亲情、友情,也抒发自己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下独有的情感。表现要点:离情别恨、深情厚谊、激励劝勉。 特征(题目及意象): 题目(送、赠、别等), 意象 柳,酒,歌,船,长亭短亭,灞桥,南浦等。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寒雨”句描述了怎样的意境?“平明”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三四句是诗人带给亲友的口信,有无不合常理之处?试分析。 1、首句以“寒雨连江”“夜”描述了夜色笼罩、烟雨濛濛、江天一片的情境,渲染出离别的黯淡气氛。第二句写诗人内心的孤独之感。因为友人将离此而去,不久将与亲人团聚,而自己就像矗立于苍莽平野的孤零零的楚山一样,伫立在江畔,空望江水逝去。 2、诗人带去的口信不是通常的平安竹报,而是传达自己依然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信念。(诗人曾因不拘小节而两度被贬,处于众口交毁的恶劣环境之中。诗人在这里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正是基于他与洛阳诗友亲朋之间的真正了解和信任,这不是洗刷谗言的表白,而是蔑视毁谤的自誉。) 天末怀李白 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1.首句以“凉风”开头,作用是什么?前四句怎样具体表现怀念李白的殷切之情的? 2.“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一联的深刻含义是什么?有什么普遍含义? 1、首句以“凉风”起兴,给全诗笼罩一层悲愁。(意象分析)前两句由凉风乍起,不禁使人心中涌起无限悲凉,因而想到远遭流放的友人感觉如何,看似不经意的寒暄,反表现出最关切的心情。诗人自身客居他乡,身世飘零,却想到友人遭遇大难,其苦更胜于自己,才发此一问。三四句写急盼友人音讯,却因江湖多险,“鸿雁不到”,担心惦念之状溢于言表。 2、颈联是对友人身世的同情和不平。“文章憎命达”是说文才出众者总是命运多舛,遭遇坎坷;“魑魅喜人过”是说奸佞小人总是陷害才能出众、光明磊落之人。这两句道出了自古以来才智之士的共同命运,是对无数历史事实的高度总结。 二、边塞诗:以描写边塞的军旅征战为题材的诗歌。盛唐代表人物:王昌龄、 岑参、高适等;中晚唐代表人物:李益、陈陶。 表现要点:边塞风光、奋勇杀敌、誓死卫国、征人愁怨、思乡思亲、同情批判。 特征(意象):边关、玉门关、羌笛、胡人、胡马、黄河、长城、明月、阴山、黑山等。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1.“貂锦”的意思是什么?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诗中最震撼人心灵的诗句是什么?为什么?“可怜”是什么意思? 3.就全诗内容看,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何? 1、貂锦是人的装束,这里指装备精良的精锐之师。用了借代的手法。 2、诗中后两句最撼人心灵。它们形成强烈的对比,一方已成河边白骨,一方还在作着相聚的梦。灾难已降临到思妇头上很久了,她却仍然怀着热切美好的希望,这是真正的悲剧,使人一洒同情之泪。“可怜”是可叹之意。 3、诗人热情讴歌边塞将士保家卫国、奋勇杀敌,不怕牺牲的爱国精神,又沉痛地表达了对战争造成的家破人亡的惨剧的深切同情。 鉴赏边塞诗,要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即把握时代特征。盛唐时期,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王昌龄)豪迈,勇敢,一往无前。到了中晚唐,国势开始衰微,虽然诗人们也仍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不免夹杂着些许悲壮,些许忧伤。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 注:西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