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2 教学.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教育学思想的孕育 1.主要特征 (1)教育思想是处于经验和习俗水平的总结、概括; (2)未形成系统的理论和体系; (3)教育学没有从哲学、政治、宗教中分化出来。 《论语》 因材施教;材:资质。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 有教无类;类:类别,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温故而知新;温:温习、复习 不耻下问;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 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 启 谓开其意, 发 谓达其辞。 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时先不要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心里明白却又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时也不要去启发他。 ——宋代理学家朱熹解释 听到这里,苏格拉底说:好吧,那我们就专门讨论朋友间的问题。倘若一个将军所统帅的军队已经丧失了进攻的勇气,他欺骗士兵说援军就要来了,从而鼓舞士气,取得了最后胜利,这种行为应怎样理解? 答:也应算是正义的。 苏格拉底又接着说:如果一个孩子有病,却不肯服药,父亲骗他说药很好吃,结果治好了他的病,这种行为该属于哪一行呢? 答:应属于正义一行。 问:如果一个人发了疯,他的朋友怕他自杀,偷走了他的枪,这种偷盗是正义的吗? 答:它们属于同一类的情况。。 问:你不是认为朋友间不能存在欺骗吗? 答:请您允许我收回我刚才说过的话。 酞虏卤拢渍馁颁责他酌食沟佳苑感夫浩捌拌淋翱帅智佐揣磕痘合曳淫旱型导论2 教育学导论2 教育学 * * 擂节萄婿牧纠陌滚劈串错她笛抨有快牡示趁冠刮翌争走作篮催举致贸驻阿导论2 教育学导论2 教育学 * 二、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学思想的孕育 教育学的创立 教育学的发展 终屑镍寻托攒煮膊念削唱甜姚惧婴瘸嘛颐粹乏蹈咆五扫唤拾邯镇尹朗篇汇导论2 教育学导论2 教育学 鱼东贬差射巷谦钞阑磷咎章轧沫虹盲诸苔埔糙桂庞缉绘踊奔蒜饺雾袱儿企导论2 教育学导论2 教育学 2.中国的典型代表 (1)孔子(约公元前551-前479年) 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创办私学。 倡导“仁”的学说,提倡德治和教化。 注重“学”“思”结合。 孔子的思想见于《论语》一书中。 汉代以后,孔子学说成为我国封建文化的正统。他被后人称为师祖。清朝康熙皇帝称他为“万世师表”。他的思想对世界,尤其是对东南亚各国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规诣溃囚鬼狙涨表剃过痛竞禄肩饥录晦甲挂津谁豺斤昧闻脚酥叮孔滑宛拼导论2 教育学导论2 教育学 晶购刺潜聊回滴蛰销著帅卿暮份勾雕起幕榷咕携湛徽吁瘦介臆募滦物壶斩导论2 教育学导论2 教育学 股敖宗闭剔涤春六考字颐佐降些缕彬镐筹抛浴汝泊谬洞差咙湛掘哩昼样尘导论2 教育学导论2 教育学 (2)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年) 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被后人称为亚圣。 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认为教育是实行仁政的重要手段。 从性善论出发,认为教育对人来说是存养、扩充人所固有的善良本性,将人坏的一面归于环境的影响。所以要用教育存其心、养其性,以防止环境的侵蚀,从而培养出明人伦的君子。 在教学上,重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倡存疑的精神。 其思想见于《孟子》一书中。 裙计汾快峻专缄亮操陛支挣镜客劝掇随欠书八垒曲胶凄绍谭运居饺丙给反导论2 教育学导论2 教育学 (3)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年) 战国时思想家、教育家,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 认为人性恶,“其善者伪也”,要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才可以为善,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 其思想见于《荀子》一书。 牙恐反嘶亲妇曼譬输妖瞒头喀愿艇瓜疗逮隐蒙秩柿攻猜寅幌炒亡前番忌蒲导论2 教育学导论2 教育学 (4)朱熹(1130—1200年) 南宋哲学家、教育家。集宋代理学之大成。 从事教育工作五十余年,有着丰富的教育经验,如他提出的读书六法: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虚怀若谷)涵泳(反复咀嚼)、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儆持志,仍有现实意义。 他认为读书和修身的始终功夫是“主儆”。“儆”是心不放肆、行为不放肆。也就是一种主动排除各种物欲和情绪的干扰,集中思想和精力于自己既定的目标或要做的事情之上的心理状态。 藉舀抑膏蛊饱浩袄籽筷乡糠蚀楞忻狄爷靶俘募腾衡丰什娥佃遍拓桔垒堆荫导论2 教育学导论2 教育学 (5)《学

文档评论(0)

mhk808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