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一中学2015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VIP

甘肃省兰州一中学2015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兰州一中2014-2015-1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试题 文科综合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 = 1 \* ROMAN I卷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据《史记》记载,周公旦灭古唐国,成王得到消息后用刀削下一片桐叶,与弟弟叔虞开玩笑说:“用此桐叶作为珪(象征爵位的玉器)赏你”。史官因此请成王择日行封赏礼。遂封叔虞于唐。此则故事反映出 A.成王分封时授予爵位 B.成王分封以桐叶为封国之名 C.成王分封时是整国授予的 D.成王分封时要举行仪式 25.法国作家雨果:“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雨果在这里 A.说明中国传统科技缺乏成为生产力的土壤 B.认为当时中国政治制度保护了科技发明 C.指出西方自然科学完全源于中国古代科技 D.否认当时中国人的发明能力和创造能力 26.秦始皇、汉武帝、唐玄宗等古代帝王都曾到泰山举行过封禅大典。《五经通义》云:“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禅梁父,天命以为王,使礼群生,告太平于天下,报群神之功。”这表明,古代帝王泰山封禅的主要用意在于 A.炫耀文治武功 B.报答天地之恩 C.宣扬君权神授 D.祭祀天地神袛 27.有人说,孟姜女的传说反映了政治压迫,白蛇传的故事反映了宗教冲突,而牛郎织女的传说则典型地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是 A.沉重的赋役负担使农民流离失所 B.自给自足的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 C.棉纺织业是最重要的生产部门 D.封闭的庄园是基本的农业生产单位 28.太史公曰:“相如虽多虚词滥说,然其要归引之节俭,此与《诗》之风谏何异?”据此可知,司马迁认为司马相如作赋 A.创作形式与《诗经》一致 B.注意克服文辞铺张的弊端 C.重视吸取西汉败亡的教训 D.旨在批判当时的奢靡之风 29.北朝民歌《木兰辞》:“……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说明当时商业情况 A.各种商品在固定的地点交易 B.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C.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D.夜市和草市兴盛 30.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其废纸洗去朱墨、污秽,浸烂入槽再造,全省从前煮浸之力,依然成纸,耗亦多。江南竹贱之国,以为然,北方即寸条片角在地,随手拾起再造,名曰还魂纸。”由此可知,还魂纸 ①生产遍布全国各地 ②扩大了原料来源 ③降低了生产成本 ④制造工艺更加复杂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31.《清史稿》记述,清代内阁“沿明旧名,例称政府”,但“内阁实权,远逮明”,“内阁宰辅,名存而已”。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清朝前期以武立国 B.新的权力机构出现 C.贵族特权断削弱 D.六部分掌行政权力 32.“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 A.真实的再现了客观历史 B.正确评判了历史人物 C.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 D.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 33.鸦片战争前,林则徐在给道光帝的奏折中得出结论:“彼万敢以侵凌他国之术窥伺中华”,理由很简单:英国路途遥远,补给困难,怎有实力冒犯天朝?何况中英贸易近两百年,茶叶生丝等贸易利益重大,断可能为了一些鸦片走私商人而大动干戈。这从本质上说明林则徐 A.没有认识到英国的根本需求 B.主张向西方学习 C.闭目塞听,愚昧无知 D.认识到英国侵略中国是偶然的 34.史学家陈旭麓说:“人们多注意1840年的时代意义,实际上1860年同样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即社会观念的新陈代谢来说,它比1840年具有更加明显的标界意义。”下列能够支撑这一观念的史实是 A.太平军抗击英法侵略军和华尔洋枪队 B.无产阶级的诞生 C.太平天国领袖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D.洋务运动的开始 35.有些日本人认为:甲午中日战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uu811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