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供水度系统现状及应用.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泰安市供水调度系统现状及应用 SCADA/GPRS/远程调度/局域网 1 引言 建立供水调度系统的目标是科学地调度城市的制水和供水,成为决策者的眼睛,及时直观的反映制水情况和管网的供水情况,并以此为依据科学地发展供水。以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先进技术为框架的现代化的调度系统在城市供水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先进的供水调度系统可以对远程现场的运行设备进行监视和控制,以实现管网压力、水流量等的数据传送及各水厂出水量的控制,便于及时了解及控制远端生产运行情况,降低故障率,缩短检修时间,减少停水次数,并通过科学调度,可实现安全供水,经济运行,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资源配置的最优化,保证供水事业的科学快速发展 公司现有3个主要水厂,直径100毫米以上供水管道260公里,日供水12万吨,供水服务人口60万,供水服务面积100平方公里。 以旧县地下水为水源的南关水厂设计规模为5万,以黄前水库地表水为水源的三合净水厂设计规模为12万,以汶口地下水为水源的泉河水厂设计规模5万。现在日供水量达到12万左右,高峰时13万左右。 近年,市自来水公司先后投资对三合水厂进行了更新改造,提高了供水能力;投资对城区老管网进行改造,提高了城区管网的输送能力,保证了管网安全;投资完善了城区西南部的泮河大街暨外环路供水主管道,扩大了供水范围,实现了城区管网的互联互通,为提高调度能力,实现管网安全打下了硬件基础。 泰安是国际旅游名城,根据泰城依山而建的地形地貌,北高南低的地形走势,三个水厂与各增压点互为补充,管网布置采用以环状网为主,以枝状网为辅的供水方式。高峰供水或应急供水有时采用南水北调或西水东调。地表水,地下水,高压水,低压水互联互用。 城市发展,供水先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战略重心的西移南移,加上城区自备井的封停,供水压力越来越大。这对供水服务提出了更加严峻的考验和挑战,供水事业信息化,自动化的建设刻不容缓。 ? 为了加快公司供水事业又快又好的发展,公司于2010年投资近百万元新上武汉易SCADA供水调度系统,采用中国移动的GPRS网络平台,实现C/S架构的实时数据通讯平台、Oracle数据库平台、B/S架构的web应用平台三者合一现代化调度系统,并对三合水厂一期、二期,泉河水厂,南关水厂,青春创业园,西区加压站及管网中加压泵站的设备进行改造,新上6个测压点。本着管网无盲区的原则,建设管网压力监测点16处,水厂和加压站7处,遥控加压点3处,共计26处,使供水调度范围大大扩展,供水调度能力又上一个新台阶。 2 系统构成 2.1 系统网络架构 系统属于多用户网络系统,采用B/S和C/S双重架构。 实时数据通迅平台采用C/S架构,责指令发送和数据采集解析。 web应用平台采用B/S架构,提供web界面实现数据实时监控、报警、数据分析、报表。 调度中心使用C/S客户端,实时从通迅平台服务器端接收数据,并实时解析,在界面上实时显示。提供语音、颜色、提示窗口等各种报警方式。提供实时曲线和历史曲线分析[1]。 其它用户,可以通过Intranet/Internet浏览器进行数据实时监控、数据分析、报表查询等。 (1) 数据库及数据管理要求 数据库服务系统采用Oracle 10g标准版。 完善数据库结构设计方案。 提供数据库自动备份和手工备份两种方式,提供数据恢复技术方案。 (2) 系统开发平台 C/S架构采用c++和director开发。 B/S架构采用Myeclipse+Spring+Hibernate框架。 数据库采用Oracle 10g。 (3) 通信方式及协议 厂站、管网点:采用无线GPRS通信。 ? ? 通信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配置。 通信协议:国家标准协议MODBUS。 (4) 系统拓扑结构 系统拓扑结构说明:对于管网压力、水质、流量、开关等现场数据采集站点,每个站点均采用PLC和数据采集单元连接,所有物理量由PLC统一采集处理,PLC通过MODBUS协议和带GPRS通讯功能的DTU连接通讯,PLC所采集的数据通过DTU发送到调度中心的通讯服务器[2]。 对于厂站的现场数据采集,数据采集方式和管网、水质等站点类似,均由PLC从现场的传感器采集到物理量数据。厂站具备光纤通讯条件,因此,PLC通过一个MODBUS—TCP/IP协议转换器接入到调度中心的网络中,现场数据通过TCP/IP通讯协议传送到调度中心的通讯服务器。 服务器通过TCP/IP的通讯方式接收各个站点发送来的数据。并同时将接收到的数据存放到实时监控数据库中。 其他设备都通过局域网连接,所有采集到的数据展现以及分析统计报表都是在实时监控数据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和分类统计而得到的。 系统逻辑结构图 系统逻辑结构说明:(如图2所示) (1) 实时数据通讯按照

文档评论(0)

yyanrlu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