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数的历史-456资源.docVIP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主 编: 张卫东 副主编: 刘耀东 编 辑: 吴光辉 徐亮 史汉钧 地 址: 北京朝阳区垂杨柳北里 十四楼一门十五室 邮 编: 1 0 0 0 2 2 【曲头】 卷首语: 本期在刊登一些稿件的同时,又刊登了一部分悼念票友前辈高吟先生的文章。高先生的谢世不仅是八角鼓票友界的一大损失,也是本刊撰稿队伍的损失。怹在生前对本刊的厚爱与支持功不可没,为后世留下了很多宝贵资料,为弘扬民族艺术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这种精神难能可贵,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在本期的一些悼念文章中,完全可以看出怹对曲艺的热爱,也是怹一生的追求;生前对于后学之人士无微不至的关怀;对曲艺事业的前景充满了希望。因此,我们愿与大家一起能从有关文章中感受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秋日已到,谨奉上一组描写秋景的传统岔曲。 秋色 凄凄 秋色凄凄,衰草离离。倚望河桥景物稀,斜阳渐下水流迟。〔过板〕 碧天云外,鸿雁高飞。青山画就黄〔卧牛〕 黄花地,你看那采莲船上一女 子,走向东篱去赏菊。 (末尾旧词为:“你看那采莲船上 女子每,走向东篱去赏菊。”每:们意。今按普通传唱曲词选录。) 秋风儿阵阵 秋风儿阵阵,细雨淋淋。雨打芭蕉海棠新,桂花摇影夜深沉。〔过板〕 高兴的佳人玉腕伸,掐朵菊花真〔卧牛〕 真开得俊,可爱它娇滴滴颜顔色,瓣儿长得匀。 遍地 秋光 遍地秋光,晚爽生凉。望长空清晖飘渺玉宇生光,晚山头松梢外一钩新月素魄扬。〔过板〕 绣楼上佳人玩赏,欲卸残妆。她笑指银河〔卧牛〕 把才郎傍,说人间夫妻常聚首,惟织女一年一度会牛郎。 露结 为霜 露结为霜,景物凄凉。文人墨客感触神伤,即景生情话短长。〔过板〕 赏菊花东篱会归来的老叟,村头望。信口拈来把高〔卧牛〕 高歌唱,唱得是前生今世两茫茫,不求衣锦归故乡。喜得霜天明月夜,气爽秋高醉卧草堂。 【数唱】 海山票房活动近况 龙德海 本票房是1997年开排活动的,原来的票房发起人是津门老一辈八角鼓名票石连元先生。后因票友们越聚越多,石老先生家中房间较小,经多方研究决定将过排活动地点迁至我家中。平时每周三下午2时至5时活动一次,后来有些先生提议周六加排一次,时间是下午2时至5时,到现在我们的票房过排活动将近3年,从来没无故停止过。 演唱曲种多以岔曲、腰截、牌子曲、联珠快书等为主,另外也有京东大鼓、京韵大鼓、奉调大鼓等。陈学琨、韩学祯先生经常唱“武十回”和《卓二娘》、《金不换》、《胭脂》等段子,杜和英先生常唱《醉打山门》、《倒拔垂杨柳》、《霸王别姬》等,王辑馨先生擅唱京东大鼓《马前泼水》、《隋炀帝观琼花》、《王三姐剜菜》以及一些幽默滑稽的小段,近来王先生由于路途较远每周只能参加一次过排活动。杨淑华、罗秀举老俩口、穆瑞林、杨润生等先生也经常参加活动,特别是年过八旬的石连元、周文泉二位老先生不顾年迈体衰也经常参加过排活动。韩学祯、杜和英、陈学琨等先生,只要是活动日,他们是每排必到风雨无阻。弦师郑广智先生下肢有病行动很不方便,克服了诸多困难,坚持周六来一次为大家伴奏,为此我们全体票友都深受感动。 今年初夏的一个早晨,我刚起床忽有一位邻居帮一位老者叫门,当我开门一看时,却是一位我不认识的老先生。赶紧请老先生进屋让座,通过交谈才知道原来是60多年的老曲迷吴桂章先生。老人家特地从武清县绳南宫村到我们天穆村探访的。他说:“在我有生之年见到马宝山老先生之徒(笔者),并且能听您唱两口奉调我就很满足了!”听了老人一席话使我深感内疚,自马先生辞世以后,我再也没有演出过奉调,多年不唱,嗓子气力都跟不上了。可惜的是现在学马派奉调大鼓不要说专业就是业余票友也不多见,通过老先生的来访,我觉得真应该把马派艺术承传下去。可是目前继承奉调大鼓是比较困难的,首先是伴奏问题。当年曾为我伴奏的穆祥彦先生(用左手弹弦的老票友)现在年逾古稀身体多病,还有一位金文利先生(盲人),因他离我们这里路途较远,来一趟很不方便,所以我也很着急。 今年夏天,单弦名家张伯扬、李迫鹏等先生曾冒着酷暑高温不顾年事已高来本票房光临指导,使我们大家非常兴奋。特别是李迫鹏先生受京韵大鼓表演艺术家孙书筠老师委托将《研讨会文集》一书赠给我们票房传阅,在此我代表全体票友向孙书筠老师表示感谢并学习孙老师平易近人的高尚风格。 以上是我们票房近期的活动概况。今后除了“奉调大鼓”,我们还想恢复将要失传的“平谷调”、“莲花落”以及“太平歌词”等曲种,把我们的民族文化遗产继承下来。 天津民族曲艺团庆祝 建团十周年

文档评论(0)

jsntrgzxy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