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海湖保护建议
篇一:青海湖生态保护对策建议
青海湖生态保护对策建议
摘要 青海湖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由于气候条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青海湖湖面萎缩、水质下降,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治理的措施应以政府为主导,完善相关政策措施,从自然、经济、社会各方面进行综合治理。
关键词 生态环境;治理措施;青海湖
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北纬36°15′~37°20′,东经99°02′~100°59′,东西长,南北宽,略呈椭圆形。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湖区不仅是国家重点保护湿地和珍稀鸟类、鱼类等自然景观保护区,同时又是高原湖泊与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典型地区。但是,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化和人为活动的影响,青海湖水位持续下降,土地沙漠化面积不断扩展,草地退化日趋严重,青海湖裸鲤资源锐减,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栖地环境恶化。
1青海湖资源现状及问题
1.1水位下降,湖面萎缩
由于受暖干化气候的影响,近100年来,青海湖地区年降雨量、入湖水量出现下降趋势,而蒸发量则呈现上升趋势,造成湖水入不敷出。从1908~1959年,51a间湖水水位下降了8.45m,平均每年下降0.165 7m,蓄水量减少409.0亿立方米,平均每年减少8.02亿立方米;从1959~2004年,45a间水位下降3.78m,平均每年下降0.084m,蓄水量减少178.6亿立方米,每年平均减少3.97亿立方米,湖面面积缩小362.3 km2,年均缩小8.05km2 [1]。由此可知,近100年来,青海湖水位总体下降12.23m,平均每年下降约0.122 3m,蓄水量减少587.6亿立方米,年均减少5.876亿立方米。目前,湖面面积4 186km2,湖水海拔3 192.77m。青海湖蓄水量约为690.7亿立方米,平均水深16.85m[2],如果按照以往的下降速度,可以预见,再过100a青海湖将干枯。此外,由于湖水下降造成湖面退缩、湖底凸现,青海湖相继分离出尕海、新尕海、海晏湾和耳海4个子湖,最终形成了四小湖伴一大湖的格局。
青海湖水体是区域生态系统的主体,它不仅是青海裸鲤等水生生物的繁衍之所,与鸟类的生存形成直接或间接的生物链关系,而且在调节周边气候、影响农牧业发展方面,也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湖水下降是青海湖资源现状的根本问题。
篇二:暑期实践报告 青海湖环境保护
西安交通大学暑期社会实践
报
告
书
实践课题:青海湖环境考察及保护措施
项目编号:XJTUSJ2014448
团队成员:张马夫,党舒轩,石通清
孙震,吴桐,徐俊
指导老师:严辉英
目录
1.摘要........................................................................................................................................2
2.绪论........................................................................................................................................4
2.1 研究背景及意义..............................................................................................................4
2.1.1 研究背景................................................................................................................ 4
2.1.2 研究意义................................................................................................................ 4
2.2 项目研究过程.................................................................................................................5
2.2.1 研究方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实施指南《GB21345 - 2024黄磷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实施指南.pptx VIP
- 吉林省德惠市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docx VIP
- 气流干燥器设计说明书.doc VIP
- 《电子商务基础》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全套教学课件.pptx
- 桶装水项目质量管理方案.docx VIP
- 地震数据采集设备的收放方法、集运箱和车辆.pdf VIP
- 压力管道壁厚及开孔补强计算.xls VIP
- 四五级拼音版 (20220824修订).pdf VIP
- 幼儿园区域留痕培训.pptx VIP
- 2025年贵州省高职(专科)分类招生中职生文化综合考试试卷(英语试题)676.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