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8.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通论八:叙述句、矣字、焉字 一、叙述句 以动词为谓语的句子 . 1、双宾句: (1)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画蛇添足》 (2)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赤壁之战》 (3)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论语·先进》 (4)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 庄子《逍遥游》 (5)然足下卜之鬼乎? 《陈涉世家》 2、表强调的宾语前置 动词+名词性宾语 名词性宾语+指示代词“之”(或“是”)+动词 继先君之好------先君之好是继 其谓祁类矣 ------其祁奚之谓矣 (1)无乃尔是过与? ?? 《论语·季氏》 (2)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论语·阳货》 (3)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论语·子张》 (4)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宫之奇谏假道》 (5)去我三十里,唯命是听。 《左传·宣公十五年》 (6)当臣之临河持竿时,心无杂虑,唯鱼之念。《列子·汤问》 (7)惟陈言之务去。 韩愈《答李翊书》 (8)诸君无意则已,诸君而有意,唯余马首是瞻。《冯婉贞》 3、被动句 (1)故不能推车而及。 《齐晋鞌之战》 (2)牧以谗诛。 苏洵《六国论》 A、“於”字句 (1)矢乍(作)册麦易(赐)金于辟矢。《麦尊》 (2)君子役物,小人役於物。 《荀子·修身》 (7)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    《许行》 (8)先发制人,后发制於人。《汉书·项羽传》 B“为”字句 为+?名词(施事者)+及物动词” (1)卒为天下笑。 《鲁仲连义不帝秦》 (2)止,将为三军获。 《左传·襄公十八年》 (3)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韩非子《五蠹》 (4)吾属今为之虏矣。 《鸿门宴》 (5)道术将为天下裂。 《庄子·天下》 (6)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史记·刺客列传》 (7)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将为戮乎? 《齐晋鞌之战》 为……所 (8)申徒狄谏而不听,负石投于河,为鱼鳖所食。《庄子·盗跖》 (9)卫太子为江充所败。 《汉书·霍光传》 (10)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史记·魏公子列传》 (11)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项羽本纪》 (12)其射猛兽亦为所伤亡。《史记·李将军列传》 C“见”字句 见+动词 (1)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齐桓晋文之事》 (2)乐羊以有功见疑,秦西巴以有罪益信。《韩非子·说林上》 (3)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列传》 (4)厚者为戮,薄者见疑。 《韩非子·说难》 D“被”字句 (1)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崇。《冯谖客孟尝君》 战国末期,“被”字由遭受义发展为表示被动,如: (2)万乘之国,被围于赵。《战国策·齐策》 (3)兄固被召诣校书郎。《后汉书班超传》 4、古代汉语动量的表示法 (1)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 三而竭。” (2)孔文子三思而后行,子曰:“再,斯可矣。”《论语公冶长》 (3)鲁仲连辞让者三,终不肯受。《鲁仲连义不帝秦》 (4)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苏询《六国论》 二、矣字 焉字 柳宗元《答杜温夫书》就说:“乎、欲、耶、哉、夫者,疑辞也;矣、耳、焉、也者,决辞也。” 决辞,是指陈述确决语气。 矣字 词汇意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了”字,语法表示动态的叙述,告诉人们一种新的情况。 (1)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左传庄公十年》 (2)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 (一)已经发生的情况 (1)晋侯在外十九年矣,而果得晋国,险阻艰难,备尝之矣。”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2)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 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论语·颜渊》 (二)已经存在的状态 (1)晋侯在外十九年矣。《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2)吾君已老以,已昏矣。《谷梁传》 (三)必然产生的结果 (1)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论语八佾 》 (2)若伐曹卫,楚必救之,则齐宋免矣。《左传·僖公二十七年》 (四)可以引出的结论 (1)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与文子同升诸公。子闻之曰:“可以为‘文’矣!” 《论语宪问》 (2)故夏书曰: ‘禹七年水’,殷书曰:‘汤五年旱’,此其离凶饿甚矣。《墨子七患》 焉字: 语气词、疑问代词、词尾 (1)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孟子离篓上》 (2)姜氏欲之,

文档评论(0)

dart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