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时间,摄影》,泰特当代艺术博物馆里的盐柱丛林.docVIP

《战争,时间,摄影》,泰特当代艺术博物馆里的盐柱丛林.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战争,时间,摄影》,泰特当代艺术博物馆里的盐柱丛林 《 盟军空袭后的德累斯顿》(理查德?彼得摄,1945年) “Poo-tee-weet”德语里这是雀鸟的歌声,小说《屠场五号》(Slaughterhouse-Five)用了这么一组拟声词结尾。在当代战争小说中,这是个出名离奇的结尾,作者库尔特?冯内古特(Kurt Vonnegut)曾这样解释:“有关大屠杀,没什么好说的。因为大屠杀过后大家都死了。再没有人说什么、渴望什么。大屠杀过后必定是极为静谧的,一直都是,除了雀鸟。而雀鸟会说什么?有关大屠杀,它大概会说‘Poo-tee-weet’。”冯内古特是1945年德累斯顿(Dresden)大爆炸的幸存者,这场“二战”期间由英国皇家空军和美国陆军航空队联合发动的针对德国东部城市德累斯顿的大规模空袭行动,如英国史学家弗雷德里克?泰勒(Frederick Taylor)所描述:“具有史诗般的悲剧性。这座象征着德国巴洛克建筑之最的城市曾经美得让人惊叹。”爆炸发生的时候,冯内古特恰好被锁在集中营的地下室里,第二天早晨他的眼前只有废墟、灰烬与尸体。24年之后,冯古内特发表了小说《屠场五号》。“人类大概不应该回首往事,并且今后我也不会再回首往昔。如今我完成了我的战争小说,接下来我想写的全部是快乐的事情。写这样的小说本来是件失败的事情,因为这是一根盐柱(a pillar of salt)写成的(《圣经》故事:上帝降下硫磺和火,两座城市陷入一片火海之中,罗德的妻子按捺不住女人的好奇心,回头一看,立刻变成了一根盐柱。”“战争,时间,摄影”(Conflict,Time,Photography)大展,就像是竖起成百上千的盐柱。泰特当代艺术馆策展人索爱尔?玛伍莲(Shoair Mavlian)告诉本刊:在策展的最初,首先决定的是整个展览并不会是简单的战争余波的纪实影像展览,但如何凝固起那些比纪实本身更加宽泛、飘渺的体验、思考,甚至是凝固住那些时空的关联、照应,这成了很棘手的问题。恰恰也正是冯内古特的《屠场五号》,浩劫之后的作家花费了24年时间才写尽的回望与省思,给了我们解决问题的空间。于是参照小说的架构,我们有了比如“顷刻之后”、“几个月以后”、“10年以后”、“25年以后”这样的时间坐标,在这里时间的意义在于拍摄作品的时间和战争原点之间的关联,我们非常有兴趣去延长和拓宽这关联,并且以此为框架去组织那些令人心碎的艺术作品。另一位策展人蒂莫西?普鲁斯(Timothy Prus)的眼里,正如小说的作者冯内古特通过塑造了患精神分裂症的主人公毕利,通过这个分裂而不安的主人公的独特感受,嘲笑人类发动战争的愚蠢。整个“战争,时间,摄影”用的是大约400万张照片,以及其他日常用品、影像、手稿,尽力全面、拟人化地去看待过往。“比如时间、政治、体育,甚至是更加细碎的事物,因为事实上这些日常事物内部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所以我们兼收并蓄地纳入多样的照片和物品,它们所传递的意义是多种多样的,战争本身并不是焦点,‘看’才是更重要的部分。有时候这很像是剥洋葱皮一样,需要观众的耐心和注意力。甚至需要观众们非常谨慎地相信那些标题和说明,因为标签实际上也是某种意义上的虚构。事实上我们想要尝试着去检查和反思人们混淆历史的多种多样的方式,以及人们在怀念和重建过去战争历史时,那些更深层次的遗忘。于是我们在全球的范围内,以时间点为坐标去寻找,试图去呈现那些常常被忽略的历史联结,我们希望这会是那种让你能花上一段时间在历史中找寻联结,并真正开始面对历史而思省的展览。” “顷刻之后”(Moments later)为整个摄影展开篇的照片是著名英国战地记者唐?麦库宁(Don McCullin)的《受惊的士兵》(Shell-shocked US Marine,1968)。这是一幅拍在越战“春节攻势”时的美军士兵半身肖像,不自觉收紧的肩膀,一上一下地握着枪管的双手,年轻人紧张的身体占据了整个画面,而那张俊朗却毫无一丝生气的脸庞显然更令人难忘,空洞的双眼,嘴角向下且紧闭着的双唇。“我找到这个画面上这个来自第五海军营的年轻人时,他正坐在一段断墙上,那种再也受不了了的感觉全部摆在他的脸上。并且当时顺化(Hue)市刚刚发生了一场惨烈的战役,因为这个城市的位置恰恰在非军事化地区的下方一点,又恰恰将整个越南分为南北两个部分,所以算是要塞。我问他好不好,他说他已经给炮弹吓昏了,于是我跪下来,拿我的35毫米照相机给他拍了5张照片,他的眼睛都没有眨上一眨,他始终那样睁着双眼盯着地平线的地方,因此所有的照片全是一模一样的。”唐?麦库宁被公认为当今世上最杰出的、最为勇敢且最为敏感的战地记者,他所拍摄的照片几乎涵盖了20世纪下半叶的主要战役,其中许多佳作已成为时代符号,备受当代艺评家如约翰?博格、苏珊?桑塔格等的关注。然而,即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anpei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