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鲁迅学术研究方法述评.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鲁迅学术研究方法述评 李 沛 (信阳师范学院 华锐学院 河南 信阳 464000) 摘要:在中国文学史上,鲁迅不但是一位非常杰出的文学创作者,而且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文学研究者,其在不同的学术专著或单篇研究论文中,显示出独特的学术个性和研究品格,为后来不同时代的研究者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宝贵经验,也树立了一个学术研究的典型范例。 关键词:鲁迅;文学史观;研究方法;学术个性 Lu Xun Academic Research Methods Lipei (Huarui Institute of 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 Xinyang, Henan 464000) Abstract: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Lu Xun is not only an outstanding literary creators, and is a very important literary scholars in different academic monograph or a single research papers, showing the unique personality of the academic and researchcharacter, provide a rare and valuable experience for the subsequent era researchers, but also set a typical example of an academic research. Keywords: Lu Xun; literary history; research methods; academic personality 五四时期前后是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学术史发生重大转型的关键时期,可以说流派纷呈,名家辈出,出现了像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胡适、鲁迅等一大批大师级的著名学者。其中,在当今文学研究者的印象中,鲁迅是作为文学创作者的固有身份进入我们的有限视野之中的。严家炎先生曾说:“中国现代小说在鲁迅手中开始,又在鲁迅手中成熟,这在历史上是一种并不多见的现象。”[1]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讲,鲁迅具有了“中国现代小说之父”的美称。因此,鲁迅也成为了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研究中的一个重镇。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成立前,共发表鲁迅研究方面的论文、文章三千九百余篇,出版关于鲁迅的专著、论文集、传记及其他读物七十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65年,共发表关于鲁迅的论文、文章四千一百余篇,出版关于鲁迅的专著、论文集、传记及其他读物一百一十九部。目前,还没有“文革”结束之后至今比较精确的统计数据,据笔者估计,这二十多年共发表关于鲁迅的文章、论文在一万四千篇以上,出版有关的专著、论文集、传记及其他读物六百多部。由此可见,在当今学术界,鲁迅研究早已成为一门显学而熠熠生辉地存在着。事实上,鲁迅除了在文学创作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之外,其在学术研究层面的贡献也是非常值得我们重视的。比如,他在其力作《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等一系列专著以及个别单篇研究论文之中,显示出了鲜明的学术个性和独特的学术品格。因此,作为一位著名的学术研究者,鲁迅先生的学术研究方法就十分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众所周知,“小说”一词最早出现于《庄子·外物》篇,中国的小说历来被视为“小道”,不为文人士大夫阶层所重视,也不能与诗文同登大雅之堂。因此,在中国文学史发展的脉络中,“小说”一直处于非常卑微和尴尬的境地。在这一特殊的文化氛围之中,正如鲁迅所说:“中国之小说自来无史;有之,则先见于外国人所作中国文学史中,而后中国人所作者中也有之,然其皆不及全书之什一,故与小说仍不详。”[2]据有关专业人士统计,在我们现在有稽可查的资料文献中,外国人所作中国文学史中,最早有英国翟理斯《中国文学史》(1901年版)、德国葛鲁贝《中国文学史》(1902年版)。中国人所作者中,先后出现了林传甲《中国文学史》(1904年版)、谢无量《中国大文学史》(1918年版)等人的开创性著作,其中,林著排斥小说,谢著全书63章,仅有四个章节论及小说。之后,鲁迅凭借着扎实的学术功力、非凡的学术气魄、独特的学术眼光,开拓性地写出了巨著《中国小说史略》。鲁迅结合大量文献资料,运用考据、考证、归纳的研究方法,钩玄提要,稽查探微,追根溯源,从小说文体在中国古代文学的长河中,寻找可资依靠的文学史发展线索。实际上,中国古代小说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神话与传说,从六朝之鬼神志怪书、唐传奇、到宋元拟话本,从明之神魔小说到清之讽刺、狭邪、谴责、人情小说等,小说在中国文学史的发展流变过程中,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ehkcBQvf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