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杨.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本报记者周文丽   连日来,海内外诸多华文报刊和网站纷纷刊载一条消息:一个年仅19岁、就读于英国牛津大学二年级的中国女孩,以两门专业共11项科目全部名列第一的成绩,打破了牛津800年的历史纪录;牛津大学颁发校长令,破格授予她博士学位和6万英镑的最高奖学金。这令人惊奇的消息是真是假?本报记者进行了一系列的采访———   11月19日,又一个忙碌的星期一,记者打开电脑,上网浏览当日的新闻。突然,某著名新闻网站上的一条新闻让记者眼前一亮:《中国19岁女学生打破牛津800年优异成绩纪录》,点开此条新闻阅读后,更让人觉得兴奋。   这条消息说:“一名来自中国大陆、年仅19岁的女学生吴杨,以数学和计算机两门专业共11项科目全部名列第一的成绩,打破了有800年历史的英国牛津大学的历史纪录。   英国《太阳报》近日报道说,吴杨1980年出生于中国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1997年只身到英国莱斯顿私立学校念书,经过一年的努力,于1998年以优异的成绩被牛津大学录取。   据悉,今年6月28日,牛津大学曾颁发校长令,把博士学位和六万英镑的最高奖学金的殊荣授予吴杨,以表彰她优异的成绩。今年19岁的吴杨是牛津大学二年级惟一穿博士服的学生,在牛津校史的大榜册上,赫然写着:吴杨———来自中国。”   这条消息,着实令记者既振奋又惊奇,事不宜迟,要尽快找到吴杨,对她进行采访。于是记者开始———   多管齐下,寻找“天才少女”   上网是最便捷的方式,仔细一搜索,不得了,从去年至今竟然已有包括报纸、通讯社、杂志、网站在内的数十家媒体刊载了关于吴杨的报道。   2000年12月20日,东北某日报就以《海外苦读扬威“牛津”中国姑娘“大二”成博士》为题报道了吴杨的情况,内容大体同网站上的消息一致,称吴杨“在大学一年级期末考试中,数学、计算机等11门功课全部考取了第一,这在牛津大学建校史上是从未有过的”,“被破格授予博士学位,获得每年数万英镑的最高额奖学金,还受到了该校校长的嘉奖。这也是该校建校800年来,首次把这样的荣誉授予华人”。   而2001年7月,东北地区某杂志更是以长篇通讯报道了吴杨在英伦刻苦读书、获得殊荣的事迹和她的成长经历,读来让人动容。报道称:“2000年6月,牛津大学颁发的建校以来的第73号校长令如巨石击水:破格授予在‘大一’终考中在数学和计算机科学两个专业的11门功课、5张试卷中全部名列第一的、来自中国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的吴杨享受博士生学位待遇和最高奖学金,吴杨读完大学课程后可以免读研究生学位,直接攻读博士学位。这是牛津大学建校800年来的第一例。”   本月16日,在京出版的某全国性大报也刊登了署名通讯《中国女博士打破牛津大学800年记录功课全满分》。报道的作者称,“前不久,笔者专程赴齐齐哈尔市,对吴杨进行了专访。”既然如此,找到这名作者就能找到吴杨或者她的家人。记者立即与该报的同行联系。可是,尽管他们很帮忙,但记者通过电话或传呼找到这位作者的努力均告失败。   此路不通,再寻它途。记者转而向英国驻华使馆、中国驻英使馆求助,并给牛津大学发去电子邮件询问吴杨的情况。到20日下午5时,终于有了进展,在我驻英使馆的留学生管理组帮助下,记者找到了牛津大学中国学联主席的电话。作为学联主席,像吴杨这么优秀的学生她不可能不知道,找到她,也等于找到了吴杨。然而不幸的是,学联主席也联系不上。   到21日上午,寻访吴杨还没有什么结果。然而从各方面反馈回来的消息却使事情出现了转折———   寻找“天才少女”变成求证报道的真实性   21日上午,记者收到来自牛津大学的电子邮件,说牛津大学的圣休斯学院确有个名叫吴杨的中国学生,并把吴杨的电子邮件地址告诉了记者。   英国驻华使馆的新闻官冯斌先生也给记者提供了重要的线索。他说,经过多方查询,没有发现英国《太阳报》和其它英国报纸最近刊发过有关吴杨的消息。   冯斌先生并对报道中关于6万英镑奖学金和博士学位的说法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在牛津大学,“大二”获得博士学位不是完全不可能,但“6万英镑奖学金”实在太高了。英国学校提供的全额奖学金通常是用于支付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用,而6万英镑的奖学金即便是分三年发给学生,也高得有点儿离谱。   与此同时,记者检索到的新加坡《海峡时报》英文版接连发表于11月19日和21日的两篇报道,更让人感到搞清楚事实真相的必要性。《海峡时报》19日报道的也是关于吴杨11门功课全优、创牛津800年纪录、获得6万英镑奖学金和博士学位的消息,并称其消息源自香港《明报》,而《明报》的报道又是源自英国《太阳报》。   然而,21日,该报刊发了一条截然相反的消息:其驻欧洲记者阿尔福来德·李采访了吴杨就读的牛津大学圣休斯学院院长德里克·伍德先生。伍德先生说:“这篇报道的内容纯粹是胡扯。说吴杨获得博士学位简直太离奇

文档评论(0)

dart00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