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1 级 研 究 论 文
题目:可见光下硝基苯的还原反应的研究
所在学院: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化学111班 学生姓名: 韩丰 郭麟 学 号:11413022 指导教师: 崔颖娜
2013年0月日
1 前言 2
2 实验部分 2
2.1 实验原理 2
2.2 主要试剂及仪器 2
2.2.1 药品: 2
2.2.2 仪器: 2
2.3合成方法 3
2.3.1 第一次试验: 3
2.3.2 第二次实验: 3
3 结果与讨论 4
3.1 不同添加物对实验的影响 4
3.2 光引发剂量对实验的影响 4
4.结论 5
5.个人体会与收获 5
6.参考文献 6
可见光下硝基苯的还原反应的研究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健康危害:该品主要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溶血性贫血和肝、肾损害易经皮肤吸收H2作为最常用的还原剂,但是由于氢气本身复杂的处理过程,所以本文中主要以异丙醇提供方便安全的氢源,由于使用的氢源并不是氢气,而是其他一些含有氢的多原子化学物质(异丙醇、烃、酸及其盐等),使得其加氢过程与使用氢气的加氢相比,具有安全性高、反应条件温和、设备要求低和选择性高等优点,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3]。
二苯甲酮由于其良好的表面固化性能、溶解性和在胺存在下能引发丙烯酸酯自由基聚合,二苯甲酮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低分子量光引发剂之一[4]。
本文主要在可见光温和条件下,异丙醇为氢源,在催化剂铜盐、和光引发剂二苯甲酮的硝基苯催化加氢还原成苯胺的反应,并研究催化剂种类和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原理
[5]
2.2 主要试剂及仪器
2.2.1 药品:
硝基苯(分析纯) 异丙醇(优级纯) 正癸烷(分析纯) 无水氯化铜 二苯甲酮
2.2.2 仪器:
G-3900气相色谱仪(日本日立公司) 惠普6890-5973型色谱联用仪 FA04电子天平(上海天平仪器厂) KQ-50B型超声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有限公司)
物质 分子量/g/mol 密度g/cm3 沸点/℃ 熔点/℃ 硝基苯 123.11 1.205 210.9 5.7 异丙醇 60.06 0.7863 82.45 -87.9 正癸烷 142.29 0.73 174.1 -29.7 二苯甲酮 182.22 1.1146 306 47-49 氯化铜 170.48 3.386 993 498 苯胺 93.128 1.02 184 370(分解) 2.3合成方法
2.3.1 第一次试验:
G=[20ml异丙醇+20mmol/L硝基苯+10mmol/L正癸烷]
表2 第一次实验各试管中的药品种类和用量(hv 16小时)
管号 添加物 G G2 10mmol/L CuCl2 + 4ml G G3 60mmol/L 二苯甲酮+4ml G G4 10mmol/L CuCl2 + 60mmol/L 二苯甲酮 + 4ml G 1:先配制G,将,夹层内通循环水(),以正癸烷为内标,产物进行GC
气相色谱(GC)条件:日立G-3900气相色谱仪,柱DB-1(相当于OV-01)0.32mm×30m; 检测器FID( H2 60KPa, AIR 50KPa, 温度250℃);进样口温度250℃;载气流量20mL/min(N2); 柱温100℃,停留1min,程序升温20℃/min,至240℃停留1min,进样量0.3μl。
2.3.2 第二次实验:
G=[20ml异丙醇 + 20mmol/L 硝基苯 +10mmol/L正癸烷 + 10mmol/L 氯化铜]
表3 第二次实验各试管中的药品种类和用量(hv 18小时)
管号 添加物 G G2 20mmol/L 二苯甲酮+4ml G G3 40mmol/L 二苯甲酮+4ml G G4 80mmol/L 二苯甲酮+4ml G 1:先配制G,将,夹层内通循环水(),以正癸烷为内标,产物进行GCGC)条件:日立G-3900气相色谱仪,柱DB-1(相当于OV-01)0.32mm×30m; 检测器FID( H2 60KPa, AIR 50KPa, 温度250℃);进样口温度250℃;载气流量20mL/min(N2); 柱温100℃,停留1min,程序升温20℃/min,至240℃停留1min,进样量0.3μl。
3 结果与讨论
3.1 不同添加物对实验的影响
以为氢源,不同[无、CuCl2、二苯甲酮、二苯甲酮和CuCl2]对硝基苯的加氢反应结果见表表1)
添加物 转化率/% 产率/% 选择性/% 无 84.5 0 0 10mmol/L CuCl2 86.62 0 0 60mmol/L二苯甲酮 91.7 0 0 二苯甲酮和CuCl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