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写宿建德江.doc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改写宿建德江 《 宿建德江》教学设计 大洼小学:王晓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2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掌握一个多音字,在自学的基础上,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这首诗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背诵并用自己的话说出这首诗的意思。默写这首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诗人所描绘的景色,体会诗人忧愁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词句,明确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以舟泊暮宿为背景,触景生情,充满忧愁的情感。 教学难点: 边读边想象画面,品词赏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方法: 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分层探究式(导读)教学模式,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点拨为辅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解题。 1. 背诵孟浩然的诗《春晓》。 2. 简介孟浩然以及相关的写作背景(学生课前预习) 3. 导入新课,板题,解题。 二、试读古诗,初知诗意。 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在读之前,做到如下几点要求: 1、读熟古诗。 *前两遍要把生字的字音读准,把古诗读通顺。 *后两遍要注意诗句中的停顿,读出节奏。可以在诗句中画出停顿符号。 2. 学生自由练读。 3.检查朗读情况。 三、品读诗句,理解诗意。 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一遍古诗。联系上下文边读边理解诗句的意思,可以参考书下的注释,或者查阅工具书。 2. 同桌之间交流一下你对每句诗的理解。遇到困难还可以请教老师或同学。 2.合作交流,教师深入到各小组中相机指导。 3.汇报交流,质疑问难。 4.再读古诗,领悟诗情 四、个性朗读,传情达意。 你觉得这首诗还可以怎样读?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有创意地读。 五、随堂练习,背诵古诗。 1.随堂练习。(分层练习) 2.背诵古诗。 六、课外拓展。 其他诗人用月寄托情感的诗句。 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建《十五夜望月》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七、总结收获。 八、课外作业。 默写古诗 《宿建德江》。 积累古诗:《天净沙·秋思》和《枫桥夜泊》。 小练笔:把《宿建德江》改写成一个小故事。 篇二:古诗《宿建德江》教学设计 孙刚 古诗《宿建德江》教学设计 类别:教学设计 单位:三合中心小学 姓名:孙刚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6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理解这首诗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的导学,学生的自学,互相交流理解古诗的意思,想象古诗的意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诗人所描绘的景色,体会诗人借景抒发忧愁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明确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充满忧愁的情感。 教学难点: 边读边想象画面,品词赏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方法:课前搜集材料,学生交流,教师辅导。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流程: 一、 谈话导入,解题。 1. 启发学生说一说对诗人孟浩然的了解。简介孟浩然以及相关的写作背景。 2. 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解题。 二、 初读古诗,感知诗意。 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在读之前,出示导学方法 2. 学生自由练读。 3.检查朗读情况。 三、品读诗句,理解诗意。 1.出示导学方法 2.合作交流,教师深入到各小组中相机指导。 3.汇报交流,质疑问难。 4.再读古诗,领悟诗情 四、个性朗读,传情达意。 你觉得这首诗还可以怎样读?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有创意地读。 五、随堂练习,背诵古诗。 1.随堂练习。(分层练习) 2.背诵古诗。 六、课外拓展。 其他诗人用月寄托情感的诗句。 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建《十五夜望月》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七、总结收获。 八、课外作业。(分层作业) 篇三:3 古诗两首(改) 篇四:苏教版语文五上第七单元知识点归纳【改】 第七单元知识点归纳 班级 姓名 1、《林冲棒打洪教头》选自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水浒传》,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施耐庵。课文是通过两人的比武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林冲武艺高强、忠直淳朴;洪教头自以为是、跋扈嚣张。 2、《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作者施耐庵以北宋宋江起义的史料为主要依据,成功塑造了一百零八位 英雄好汉的形象,

文档评论(0)

raojun0000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