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张雷威:村民眼中的“自家人”张雷威,原国家电网陕西省电力公司榆林供电公司工会主席,地地道道的陕北人,先后参加“省级两联一包、千企千村、一村一品、万名干部下农村”活动,十四年如一日进行帮扶工作,足迹遍布榆阳、清涧、神木、吴堡、佳县、米脂六个县区的贫困农村,被村民亲切地称为城里来的“自家人”。心里始终装着老百姓2003年,为响应榆林市万名干部下乡包村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工作,张雷威主动请缨:“我很熟悉农村工作,插过队,搞过社教,知道农民疾苦。”时年49岁的他开始进驻神木县芹菜沟村帮扶,村民一见他就用怀疑的眼神问道:“老张,你准备住多久?也是应付一下就走吧?”他伸出三根手指头,三年。在芹菜沟村,张雷威真的一守就是三年。他将一间废旧教室改造成自己吃住的地方,生活上全部自理,没给村民添一点麻烦;自己动手翻修了校舍,建起了驻村工作组的办公场所,工作上紧紧团结村干部、村委会。一次做饭,撒落了几粒米,张雷威正要蹲下捡,被村支书碰见:“那几粒米,脚一搓就过去了。”张雷威却说:“浪费了可惜。”住下后,张雷威开始走家串户,和农民拉家常,了解村情;套上骡车,带着干粮、水壶、草帽,把村子的土地跑了个遍。10天后,他召开首次村民大会,只有20多人参加。张雷威深知,这次的会要是不成功,以后就别想开了。他把了解的村情和多数家庭的情况像拉家常一样对村民讲了,然后说:“我来扶贫,是要解决问题的,大家说实话,要我解决什么?”村民七嘴八舌,张雷威一边问,一边记。这些问题在他扶贫的3年中都得到有效解决,比如改造低压线路、扶持村民养羊等等。从这以后,张雷威只要喊开会,每次都有男女老少七八十人参加。三年后,当他离开芹菜沟村时,已累计为村民购买舍饲养羊、养牛书籍400余册,购买小尾寒羊36只,种植优良牧草60多亩,帮助养羊示范户盖起了标准化羊舍,引进良种猪、秦川牛,把芹菜沟发展为有名的专业养殖村。为村民架设农用电力线路400多米,及时解决了30多亩水浇地的灌溉问题。最受人称道的是,不少青壮年在他的劝说下转变了观念,离开了粉尘严重的小煤窑,回到家里搞养殖。在他的带动下,芹菜沟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致富的思路变了,收入多了,生活也变得越来越好了,由有名的烂摊子村转变为脱贫致富的样板村。一心为老百姓办实事2006年,按照陕西省统一安排,吴堡县的13个村被确定由陕西省电力公司定点扶持。这必须得选一位得力之人带头,领导想到了张雷威,又马上犹豫了:“扶贫是个苦差事,老张已经50多岁了,何况刚扶贫3年。”张雷威知道了却说:“扶贫是做好事、行善事,让我扶到老都没意见。”于是,张雷威成了省电力扶贫团的驻县干部并挂职副县长,一干就是七年。吴堡县是典型的黄土高原区,山大沟深,老百姓大多居住、耕作于塬上,深沟之下虽有黄河及其支流,塬上却干旱异常,取水十分不易,自然环境相对恶劣。在吴堡扶贫的七年中,电力扶贫团共投入资金400多万元,先后为帮扶村修建9项水利工程,解决了5600多人的饮水问题;为2个村子修建了村级道路、惠民桥,解决了1000多村民的行路难问题;投资修建了寇家塬镇尚家塬村村办中心小学,解决周围6个自然村上学难问题;为张家山村建起了手工挂面合作社,为尚家塬村建起了散养鸡专业合作社。走遍了对口扶贫5个乡镇、13个行政村的山山洼洼;还帮助县政府维修和新建城区路灯100盏,购买16台计算机,建立了农民致富信息网站;开展免费体检和义诊活动;为柳青故里张家山寺沟村6个贫困户无偿提供种羊,修建引水灌溉工程,解决村民吃菜难问题等等。为吴堡下山畔村修建了15口集雨水窖,使得这个村子的1820亩枣树变成了农民的“摇钱树”,被吴堡县确定为千亩红枣丰产示范园,被有关部门确定为“一村一品”省级示范村。辛家沟镇深砭焉村是移民新村,仅有的土地十年九旱,靠天吃饭,村民的经济来源就是外出打工,地荒了,人走了,仅剩一些50岁左右的老人,国家给修的移民新房很漂亮,可还是留不住人。张雷威经过多次调研,在村里选了3户养羊示范户,筹集资金从辽宁买回了优质白绒种羊,建起了标准化羊舍。俗话讲,“母羊好,好一窝;公羊好,好一坡”。短短三年时间,村里由原来50余只羊发展到800多只。周边村子看到后,纷纷来购买山羊,又赶上这几年羊肉价格高,一只山羊一年可收入1000多元,深砭焉村现在已成为陕西省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几年下来,“扶贫的张县长”在吴堡县颇有名气,“这样的扶贫干部再扶30年我们都欢迎”,村民们这样说道。吴堡桑是传统的优质桑,车家塬村栽桑养蚕历史悠久,全村桑园面积450亩,被陕西省确定为蚕桑产业“一村一品”示范村,但由于小蚕共育室传统火炉存在煤烟中毒和不恒温等问题,导致蚕茧质量不高,直接影响蚕农收入。为解决这些问题,张雷威和农业蚕桑站技术人员多次深入车家塬村调研论证,并投入3万余元为小蚕共育室配备电暖加热器,建起烘茧炉,收茧室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