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阿塞拜疆圣诞节
阿塞拜疆国情与文化分析
近些年来,阿塞拜疆与中国的政治经济往来日益密切,据中国经商参处掌握的资料,当前在阿正式注册经营的中资企业计有 20 余家,国内投资主体以国企为主,如中石油勘探开发公司等。民营企业投资规模相对较小,华为公司是其中佼佼者,在阿业务开展最为成功。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7 年 1 月,各主要中资企业在阿境内实际投资总额累计约为 3 亿美元,这一数据表明阿中两国的合作有美好的前景。两国虽同属亚洲地区,但文化的差异十分显著,文化沟通像是一座桥梁,对于构建良好的合作关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以文化现象的角度从各方面描述阿塞拜疆独特的地域文化,并进一步揭示阿中在文化上的共性和个性。
一石油
阿塞拜疆在波斯语里的意思是“火”,这与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有紧密的关联。阿塞拜疆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阿普歇伦半岛和里海,石油探明储量35~40亿吨。 石油是阿国的支柱产业,重要的出口资源,石油的影响深入到阿国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以阿塞拜疆在2004年人均月工资达到690美元,比之前翻了两番,这和该国繁荣的石油贸易是分不开的。但这样的石油经济背后也有很大的隐患,阿塞拜疆现在正面临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阿塞拜疆是个比较干燥的国家,水资源只有亚美尼亚的47%,而当地对资源的开发和对环境保护的很少的投入导致现在阿国的土地,水资源,空气等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近几年,该国政府也开始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发展工作。阿塞拜疆已经批准或加入以下环境公约:《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气候变化公约》、《保护资源七:公约》、《濒危野生动植物囚际留易公约》(CITES)、(防止船舶污染公约》、《跨边界环境影响评价公约》、《奥尔胡斯(Aarllu、)公约》、《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保护欧洲野生动物和白然栖急地公约》、《保护和管理跨国界水系和国际湖泊公约》、《湿地的国际意义尤其作为水禽栖息、地的重要性公约》 (Ramsar)。因此石油像是一把双刃剑,寄给阿国带来了经济利益,但也威胁着这个国家的环境安全和生态平衡。
二穆斯林
阿塞拜疆的主体宗教是伊斯兰教,很多建筑都有伊斯兰教的建筑风格,颜色和轮廓都很像。说到阿塞拜疆的伊斯兰教,不得不提到阿塞拜疆的建国史。公元3—10世纪曾经被伊朗、阿拉伯帝国统治。阿塞拜疆部族形成于公元11~13世纪。13~16世纪屡遭外族入侵和瓜分。16~18世纪受伊朗萨法维王朝统治。18世纪中期分裂为十几个封建小国。19世纪30年代,北阿塞拜疆(现阿塞拜疆共和国)并入沙俄。1917年11月建立苏维埃政权——巴库公社。1922年3月12日加入外高加索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同年12月30日该联邦共和国加入苏联)。1936年12月5日改为直属苏联的加盟共和国。1991年2月6日改国名为“阿塞拜疆共和国”,阿塞拜疆本土巴库一带,一直叫席尔万Shirvan,这个地名也延续至今。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的关系十分紧张,现在办理阿塞拜疆的签证如果有很多亚美尼亚的记录,都是很有可能被限制入境的。亚美尼亚和高加索阿尔巴尼亚各有各的语言,席尔万及以南地区则以伊朗语为强势语言。现在中国境内的新疆人仍然能够和阿塞拜疆人直接对话,这说明语言的传承性。后来阿拉伯人打过来,往这一带地方带来了大批穆斯林移民,导致这里成为外高加索最早伊斯兰化的地区。再后来才是突厥人打过来,又把阿拉斯河两岸原来的阿拉伯人、伊朗统统同化,才有了今天伊朗和阿塞拜疆两国的阿塞拜疆人。但是从古波斯帝国开始,这
里不是归伊朗高原的帝国直辖,也是帝国的藩属;历史上,阿塞拜疆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大多数阿塞拜疆人都是什
叶派穆斯林,其国家的宗教少数派有逊尼派穆斯林(主要是哈乃斐派),祆教徒,基督徒和巴海大同教。尽管作为一个信神的国度,但阿塞拜疆还是有不少民众没有任何宗教信仰,他们被称为文化意义上的穆斯林。阿塞拜疆的穆斯林中还有一小部分苏菲派。另外,阿塞拜疆共和国约有5000基督信众,多为宗教皈依者。农村地区的一些阿塞拜疆人仍保有前伊斯兰教的万物有灵论的信仰,例如他们认为某些地方或者树木或者岩石都是有神性而需要尊敬的。除伊斯兰教节日,来自其他宗教的节日也会在阿塞拜疆得到人们的庆祝,如波斯新年和圣诞节。苏联解体之后,越来越多的阿塞拜疆人认祖归宗,又回到了伊斯兰教,最近的一些报告就显示许多阿塞拜疆年轻人正被伊斯兰教所吸引过去。阿拉伯帝国时候,是哈里发的藩属;俄国人18世纪末才打过来,1828年彻底吞并阿拉斯河以北原伊朗领土。然而就是那时,俄国人也没把这一带叫做“阿塞拜疆”,更多用的称呼是Tatary——,那时俄罗斯人对于伏尔加河流域、克里米亚、外高加索的突厥语居民,都叫“鞑靼人”。而对于他们的语言,就叫турецский“突厥语”。二战期间苏军占领伊朗北部,然后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