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依据据形索义法探索“南”字本义及其意义的发展【摘 要】在《说文解字》中,许慎通常是利用小篆形体来分析字的本义,但是这样的解释方法也会存在一定的错误,本文根据据形索义法这种形义统一的原则,对“南”字进行剖析,从而通过对“南”字甲骨文、金文等文字一系列的形体找出本义以统帅引申义。【关键词】据形索义法 “南”字 本义 引申义【中图分类号】H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6)02-0001-02一 探索“南”字本义的方法汉字是表意文字,最早的汉字是按照字义来绘形的,所以字形和字义往往发生直接的关系。这就使通过字形来推求和证明文献的词义成为可能。据形索义法因此成为训诂学最早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方法。《说文解字》是一部在训诂上做出重大贡献的专书。历来运用据形索义的训诂方法,都不能离开《说文解字》。但是,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字体的解释大都是通过分析它的小篆字形,而在小篆之前已经存在甲骨文、金文,使得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越是时代靠前越是具有研究价值,通过对一个字更早时代字形的研究能更为准确地寻找它的本义。我们通过对商朝的甲骨文和西周的金文的研究,可以发现许慎在用小篆解释字义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些许失误。所以,我们不妨利用形训的方法,在《说文解字》的基础上、在许慎的解释上探索出新的意义来。二 利用据形索义法来研究“南”字的本义“南”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属于很常见的一个字,我们一般把它理解为方向,也就是南方。许慎《说文解字?一二三下? 部》:南,草木至南方有枝任也。从 声。那含切。 古文。由他对“南”字的解释可以看出他对“南”字的理解就是和“北”相对的用来表示方位的意思,即“南方,南面”的意思。但是通过对“南” 字不同时期出现的字的形体的观察,它的本义也许并不一定一开始就表示方位,可能表示和音乐有关的意思。在甲骨文中,“南”的形体是 ,通过对它的甲骨文字形的观察,像绳索悬挂着 。甲骨文又有 (《合集》6887)、 (《合集》3546)字形。族徽文字也有与之相同的构形, (?形模?、 (簋文)、 (觚文)。字形从 从 ,像以手持物击 。另外,“南”字金文写作“ ”,小篆写作“ ”,现代汉语简体字写作“南”,这是“南”的字形演变规律。它的构字原理与磬、鼓相类似,也是悬挂起来而进行演奏,“磬”的甲骨文字形是 ,“鼓”的甲骨文字形是 ,我们可以对比一下“南”的甲骨文, 三字上端都有“ ”的字符,可以发现它们的形体有相似的部分,像是一个人敲打乐器的样子。“ ”应该是悬挂打击乐器的绳索符号。而“ ”则是一个人在敲打悬挂在绳子下面的乐器。由此我们可以做出推测,“南”可能是和磬、鼓属于同一类的事物,它属于一种乐器,而不是我们现在所解释的方向。三 “南”字的引申义1.乐曲的名称由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南”很有可能是一种和磬、鼓相类似的古老的打击乐器,它后来演变为专门表示地方曲调,古书中称为“南音”。为何有这种说法呢?“南”这种曲调最初盛行于江汉流域,可能当地人们用“南”这种乐器奏乐,奏出来的独有音乐被人们直接称呼为“南”,以至于后来就用“南”来指代这种乐曲,因为词义的变化本身就有词义的扩大。后来南音逐渐影响到北方地区。《周南》和《召南》中的诗就是用“南音”演唱的歌词,汉代以后,声音逐渐消失了,但是“南”被作为名称保留了下来。在许多文献中,我们也可以找到“南”字和音乐有关的例子。例如,《诗经?小雅?鼓钟》云:“以雅以南,以?a不僭。”《礼记?文王世子》:“胥鼓南。乐正学干,大胥赞之;?a师学戈,?a师丞赞之。”上述举例中,《毛传》用“南”来指代“南夷之乐”,虽然没有明确的乐器的意思,但表示跟音乐有关的意思,这说明人们对“南”这个字的理解是倾向于音乐性的,“胥鼓南”一般的解释为“由大胥击鼓为节奏,以教授南乐”。更是说明“南”和音乐有关的意思,而不是用来表示方向。2.特指《诗经》中的《周南》和《召南》后来,“南”更多被特指为《诗经》中的《周南》和《召南》,这种意思甚至是随处可见的。在《诗经》的体裁“风、雅、颂”中以“风”诗居首,而“风”诗以“二南(《周南》和《召南》)”为首。(唐)孔颖达疏:“二《南》,文王之诗,而分系二公。”(唐)刘禹锡《酬令狐留守巡内至集贤院见寄》:巡内因经九重苑,裁诗又继二南风。”《吕氏春秋?音初》:“禹行功,见涂山氏之女。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土。涂山氏之女乃令其妾候禹于涂山之阳。女乃作歌。歌曰:‘候人兮猗!’实始作为南音。周公及召公取风焉,以为《周南》《召南》。”3.表示方位而“南”如何从它的本义即乐器一步步用来表示方位呢?这是和古代的祭祀活动有关。依据甲骨文和金文的形体,我们可以知道,在殷商时期,殷人已经在演奏“南”这种乐器了。郭沫若先生在《甲骨文字研究》中对“南”字的释义为:余以为殆钟?D之类之乐器,……皆南陈,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