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入地有四难技数术为首.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电缆入地有四难技术为首 电缆入地的好处显而易见,而在江西九江,电缆入地遭遇四大问题,面对政府、社会对于电缆入地的热情召唤,供电部门是想说爱你不容易。 九江是江西省唯一通江达海连湖的港口城市, 2001年4月,江西省委书记孟建柱视察九江时,提出“九江要建成一个现代化花园港口城市”,给予城市动力支持的电网,美化市容的附加功能被前所未有的放大,九江城网改造新架设的10千伏入地电缆占总线路的30%,电缆正以其迷人的魅力赢得了社会的青睐。但是“入地”产生的四个绕不开的新问题,亟待供电部门解决,并期盼社会方方面面的理解和支持。 ——“入地”资金渠道狭窄的问题。 一直以来,电力建设都是由电力部门一家出钱,由于投资主体的单一,电建工程立项时,在充分保证安全可靠供电的前提下,资金往往是投资方重点考虑的环节。根据城网招标价格,YJV22-10-240型的10千伏电缆1米为230元,三根架空线则是90元,价格平均相差2.5倍。“入地”投入之所以高,不仅仅在电缆成本,其配套的设备如电缆分接箱、环网柜和组合式箱变以及低压都必须采用电缆到户,费用相差至少5倍,高昂的投入,让电力投资者望而却步。2月28日竣工的九江市滨江路电缆入地主体工程, 总投入2400多万元。其中110千伏沿江路输电双回路架空线工程是2001年9月才完工,这就是说,投入运行不到一年的110千伏架空线路,又进行了第二次建设。人们不禁要问,当初设计时为什么不采用电缆入地?据了解,这项工程是1998年立项,当初由于城网改造尚未启动,整个110千伏沿江输变电工程总投入4600万元,资金全部由江西省电力公司承担,如果采用电缆入地,电力部门势必捉襟见肘。 现在电缆入地已经列入城市亮化、美化建设中重要的项目,但是各种地方收费始终困扰着供电部门。即使是城网改造这项德政工程,虽然九江市政府将市区道路开挖、恢复路面综合费用降为65元/㎡,可开挖路面的支出仍达到近80万元。城网改造过后,没有了东风,优惠的政策也将一去不复返。面对政府、社会对于电缆入地的热情召唤,供电部门是想说爱你,不容易。 ——城建和电建之间错位问题。 从1999年到2002年,九江新建、改扩建18条主干道,整修沥青路面100万平方米,新建水泥路面23万平方米。而城网建设改造规划是1998年编制,城市建设和电网规划的不同步,计划跑不过变化,着实让电力部门花了不少冤枉钱。2002年5月,九江对环城路进行拓宽改造,道路由原来7米拓宽至23米,并要求人行道为花岗岩路面,原城网新建电缆沟工艺显然不符合要求,为配合改造,九江供电局进行沟改管和移位改建680米,同时无偿提供11.5万元的电力设施和材料。据统计,近两年九江市共改建电缆沟8.5公里。 九江市委市政府自去年提出“九江率先在江西崛起”的口号,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今年城市建设重点是“一站二场三道”,即建设火车站站前广场、抗洪纪念广场和南湖广场及会展中心及九威大道、滨江大道、长虹大道的改造。经测算,要适应城市道路扩张的需求,九江供电局每年的管井预备资金建设不能少于300万元。 ——缺乏完整的地下管线资料问题。 九江市位于江西省北端,城区建设在庐山和长江之间狭窄的带状冲积平原上。城市中心区内拥有3个大中型湖面,因此负荷密集区主要挤压在15平方公里的带状区域, 2002年城区用电量占全市用电总量的62%。负荷密集区通常是商业黄金圈,地上地下电力走廊土地资源都极其紧缺,不到2公里长的滨江路,两侧地下管线聚集着自来水厂供水管、电信电缆、移动和联通光纤及堤防闸口等八家单位的管线,这些都是关系城市生产生活的重要管线,开挖施工牵涉方方面面,难度可想而知,供电局又没有系统的地下管网图,工程脚步始终快不起来。 其实,电缆施工摸石头过河问题由来以久。1992年,九江供电局曾计划在市中心地带敷设不到1公里的电缆沟,请来自来水、邮政局、市政部门和路灯管理局召开协调会,提供相关的管线资料,供水部门负责人当时就表示,手头上没有齐备的供水管道图。在城网改造期间,这种状况依旧没有改变,供电局常常进一段,问一段,拖了施工的后腿。社会上其他单位进行管线施工时,也到供电局了解地下电缆的分布情况。城建规划主管单位没有建立系统的地下管线网络分布图,以至相互“触雷”事故时有发生。1999年,在新建的长虹大道,联通公司挖断供电局10千伏的地下电缆。供电局施工中损坏通信光缆,赔偿10多万元。 ——电缆入地难维护的问题。 入地好处显而易见,架空线路常见的外力侵害例如树障、房障等头疼的纠纷矛盾迎刃而解。但是,由于电缆处于地下,一些隐患很难及时察觉,一旦发生故障,检修的难度比起线路抢修,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成倍数增长。对此,市区分局生技股股长李建华深有感触,九江配网10千伏主电缆70公里,负责高压线路和中低压电缆抢修的班组14人

文档评论(0)

yanxi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