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漂泊的艾敬:从歌手到艺术家很多人都记得那个背着吉他、外形酷酷、洒脱地唱着《我的1997》的女孩――上世纪90年代初,艾敬以其独特的音乐风格风靡亚洲,被誉为中国最具才华的民谣女诗人,曾创下华语歌手唱片海外销售记录。当大家还在痴迷于她的歌声时,艾敬却悄悄拿起了画笔。再回到人们的视野时,她已经是一位集绘画、装置、雕塑、影像创作于一身的视觉艺术家,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成功举办了个人艺术展,成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建馆以来首位举办个展的当代艺术家。是转型还是跨界?也许,对于艾敬来讲,无论是唱歌、绘画,还是装置艺术,都只是她对生活的一种表达方式。命运打开另一扇门艾敬生长在沈阳,正像她在成名作《我的1997》里唱到的:“我的音乐老师是我的爸爸,二十年来他一直待在国家工厂。妈妈以前是唱评剧的,她总抱怨没赶上好的时光……”小艾敬遗传了父母的音乐基因。小时候她的家在沈阳艳粉街,附近有很多工厂,工厂里常常搞工人大合唱,艾敬就像模像样地跟着哼唱。学会了之后,就站在家门口给大家唱歌。多年以后,艾敬说,那是她最享受音乐的时光。在音乐的路上,艾敬是叛逆的。她甘心漂泊,喜欢游牧般自在的生活,骨子里有点像吉卜赛人。15岁时考上了沈阳艺术学校声乐系,但很快她背离了古典音乐,迷恋上了流行音乐。“流行音乐中的奔放和低吟浅唱,更像是久违的朋友闯进心灵。那时候我才知道那是我想要做的。”17岁,艾敬考上了东方歌舞团。但仅仅半年后,她就决定离开,到广州开始了“个体户”生涯。人们认识艾敬,是从1992年那首著名的原创歌曲《我的1997》开始的。喃喃自语,又充满对未来的期待,有着民谣式的俏皮、朴素和诚恳:“1997快些到吧,我就可以去HONG KONG,1997快些到吧,让我站在红?|体育馆……”这首“城市民谣”让艾敬一炮走红。那段最火的日子,在艾敬的印象中是这样一幅画面――行李箱永远在门口放着,睁开眼不知道自己在哪个城市的酒店,日复一日,充斥着源源不断的宣传、演出、音乐会。但别人眼中这令人羡慕的生活却越来越无法满足她内心对真实的渴求。不同于其他歌手纷纷通过各种方式宣传自己,艾敬甚至不喜欢参加电视节目。很多时候,艾敬都坦言配合不了,宣传一圈下来筋疲力竭,也得罪了不少人。但她呈现出的作品,又是那样的吸引人。分别由张元和顾长卫导演的《我的1997》和《流浪的燕子》的MV,在那个年代显得很酷很特别,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之后,观众的来信像雪花一样飞来。而艾敬在《艳粉街的故事》MV里的表演,甚至让张曼玉赞不绝口。艾敬坦言她并不擅长演戏,但演绎一首歌的情绪,她完全可以做到。因为音乐可以使她忘我和放松。她只想做音乐,觉得自己的生活里不需要娱乐的成分,也不喜欢“娱乐圈”这个说法,在她的意识中,每首歌都有它的艺术成分在里面。视音乐为生命,却又有着与娱乐格格不入的艺术理想,让身处娱乐圈的艾敬痛并快乐着。1998年,艾敬的音乐生活遭受了急剧的转变。那年春天,她在洛杉矶完成了她的第四张专辑。但在专辑出版前夕,她被通知专辑没有通过审批。1998年年底,面对专辑不能出版,艾敬选择沉淀自己,开始反思过去10年的音乐生活。既没有炒作,也没有申诉,艾敬离开了自己的经纪公司,决心一个人寻找音乐以外的生活。有点像选择了自我放逐和自我发配。艾敬坦言,离开的原因有逃也有追,逃的成分大一些,但她也确实在追逐一些新的东西,比如艺术创作。命运对你关上一道门,就会为你打开另一扇门。艾敬转而开始学习起绘画。那种感觉像在恋爱也许,对绘画的渴望早就已经埋藏在了艾敬的心底。1994年,她去巴黎,有一天,她游览了卢浮宫和蓬皮杜当代艺术中心,当古典和当代两种艺术表现形式在同一天向她展示的时候带来的那份冲击力是她始料未及的。尤其是当代艺术的抽象作品,给她带来了一种难以描述的内心涌动。过去很多年,她仍然记得自己坐在蓬皮杜当代艺术中心外的台阶上,心激动地狂跳,那是一种有点像恋爱的感觉。从此艾敬开始关注视觉艺术,走到任何一个国家都会关注艺术展览。1999年,艾敬正式拜师当代艺术家张晓刚,成为张晓刚唯一的“俗家弟子”――因为她没有任何专业美术基础。张晓刚让她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自由地创作脑海里的图像,而不是画石膏像,于是她从这种没有束缚的创造力开始起步。艾敬沉浸在绘画带给她的乐趣中。绘画时的她像个“疯子”,漫着血丝的双眼紧盯着眼前的画布,闻着松节油散发的甜香,头发常常乱蓬蓬……有一次,父亲看不过去了,问她:你怎么画了画一个月都不换衣服了?当然,在纽约潜心研究当代艺术时,艾敬也没有放弃音乐。2002年6月,艾敬成立了自己的音乐工作室,她把在日本的小妹妹艾丹召唤回来,学了传说中窦唯对乐队说的话:回来吧,跟着我有挣不完的钱。然后,她去伦敦录制唱片,又投进音乐的怀抱。2003年,她回到国内发行《是不是梦》,令她措手不及的是越来越娱乐化的电视媒体。那时国内的电视台已经很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