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韩凭夫妇》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影响.docVIP

论《韩凭夫妇》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影响.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韩凭夫妇》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影响摘要:《搜神记》中的《韩凭夫妇》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较早的一篇爱情小说,它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影响巨大,小说反映的平等的男女相爱观,具有进步意义;其强权拆散良缘的故事原型,成为后世文学创作的母题。小说中“树”、“鸳鸯”的意象,有着很深的民族文化传统,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典型意象。关键词:韩凭夫妇;古代文学作品;影响中国古代小说大概起源于神话、寓言、史传文学,公认开端于志人志怪小说。志怪小说盛行于魏晋南北朝,篇幅短小,多谈神奇怪异之事,当时士人亦以鬼怪之事作为玄学清谈之资标榜风雅。虽为发明神道之不诬服务,但不可否认,作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开端,它对中国文学史的贡献。《搜神记》是志怪小说的代表作,为东晋史官干宝搜集写作而成,其影响一直到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与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韩凭夫妇》是《搜神记》中的名篇,这是文学史上较早的一篇爱情小说,男女主人公以悲剧结束死后灵魂不灭,幻化鸳鸯,命运曲折离奇,因此对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平等的男女之爱《韩凭夫妇》的故事不长,不到三百字,但描绘了一个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宋康王舍人韩凭的妻子何氏年轻貌美,被康王强行夺去。韩凭心怀怨念被康王囚禁,心灰意冷的何氏暗中送信给韩凭表达了自己不愿苟活的决心,韩凭看后不久自杀,何氏也从高台跳下殉情。二人死后坟上生出双梓木,魂魄化为鸳鸯。这是中国较早的一个爱情故事,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不容忽视。《搜神记》中的女性多为女神、女妖、女鬼之类的精怪,《韩凭夫妇》中的何氏却是个凡人,是一个平平常常的女人。她和韩凭的不幸遭遇,也和那时候大多数不幸夫妻的遭遇差不多。干宝把这个凡人的爱情故事写进《搜神记》中,应该主要还是在结尾冢生双木,魂化鸳鸯的灵异成分。进入父系社会之后,女性就是作为男人的附属品而存在。在爱情婚姻中,男性拥有绝对的主导权。从《诗经》开始即有弃妇诗。《搜神记》中的许多故事也是用男性的话语来叙述文本,女性多是为了衬托男性而存在,即使这些女性多被描写的很可爱。《韩凭夫妇》这篇小说,妻子何氏是第一主角,整个小说都是何氏在表演。短短的不到三百字,就塑造了一位人美、心慧,不畏强权,对爱情专贞不一的好女子形象。何氏偷偷给韩凭书信,“其雨淫淫,河大水深,日出当心①”,十二字写出她才华过人,心思灵巧。她已萌死志,暗地腐烂衣服,写出她从容不迫,精明沉着。何氏与韩凭的悲剧不仅是美好爱情被扼杀的悲剧,也是一个美丽女子被毁灭的悲剧。相比痴心女子负心汉来说,韩凭可以说是位对爱执着的伟丈夫。何氏无需《白头吟》,韩凭也遵守了生死不弃的诺言。文中韩凭夫妇在爱情无法保全的情况下,选择了用死来捍卫爱的尊严,韩凭自杀,继而何氏投台。何氏并非死于殉节,若是像后世理学家揣测的殉节而死那样,何氏应该在康王霸占自己的时候就死,而非是韩凭死后再死。何氏真正殉的是自己的情。何氏和韩凭是心有灵犀的相约自杀,二者的地位是平等的,没有谁在爱情中支配谁,谁地位卑微之说。这种平等的男女情爱观念影响了后世许多优秀小说的创作,直到曹雪芹的《红楼梦》,将这种男女的心灵之爱发挥到极致。《韩凭夫妇》的记载最早见于曹丕的《列异传》,这是一个早就在民间广为流传的爱情故事。干宝把它写在《搜神记》中,并强化了最后幻化的结局,表达了魏晋人对美好平等爱情的渴望,寄托了爱情被毁灭的不尽哀思。二、强权拆散良缘的故事原型《搜神记》是中国最早的几部小说集之一,他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巨大。志怪一直到清代都是小说的一个门类。《搜神记》中写到的人妖恋、人鬼恋、人神恋被后世小说戏曲无数次搬演。就是人人恋如《韩凭夫妇》也是后世文学不容置疑的原型之一。原型之说来源于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荣格认为一些早期的原始意象不断地以本原的形式反复出现在艺术作品和诗歌中。那些早期的原始意象就是文学的母题原型。比如大地是母亲的原型,秋天是死亡、悲剧的原型。在文学史上,一些早期的文学作品的故事框架和精神内涵被后世文学反复利用、发展,那么这些早期的作品就可以称之为后世作品故事的原型。譬如在外国文学中,古希腊三大悲剧《俄狄浦斯王》是杀父娶母的原型,《美狄亚》是痴心女子负心汉的原型。而《韩凭夫妇》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是一个强权拆散良缘,即中国人常说的“棒打鸳鸯”的原型。这个原型一般包括四个要素:男女相爱――“棒”从天降――劳燕分飞――幻化结合。不同之处在于“棒”发展到后来,不仅有外来的强权力量,也有男女主人公的内心软弱,矛盾缺点,幻化结合的方式也都不一样。汉代乐府诗《孔雀东南飞》是对小说《韩凭夫妇》的发展。诗中焦仲卿与妻子刘兰芝夫妻恩爱,却被焦母妒忌,二人被迫分离。焦母打算为儿子再娶,刘兄为攀高门,强迫妹妹再嫁,二人“蒲草韧如丝,磐石无转移” 相约双双自杀。死后坟上松柏、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这两个故事

文档评论(0)

you-y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