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六年级上册16﹡青山不老(教 案)兰考县孟寨乡憨寺小学 李寒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六年级上册16﹡ 青山不老执教人:兰考县孟寨乡憨寺小学 李寒良?【人物原型简介】高富是山西省神池县八角大队的造林专业队长。1967年,当时已65岁的高富,动员了陈壁、祁五满、王润五、宫二小、申忙、袁二喜6个老汉组成了老愚公造林专业队。7个老汉一条心,他们决心用愚公挖山不止的精神,把八角山山峁峁、沟沟岔岔全部披上绿装。经过16个春秋的苦战,共造成片林7163亩,四旁植树7.5万株,先后绿化了3座沙梁、10条荒沟、7华里公路,使昔日荒山沟岔变成了一片林海。1983年7月,中共神池县委、县政府为他树立造林功臣碑,并立传写入县志。?【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老人所创造的奇迹,说出“青山不老”的含义。3.领悟老人植树造林的精神,感受老人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与决心。【教学重点】理解老人所创造的奇迹,感受老人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与决心。【教学难点】体会“青山不老”的真正含义。【教学准备】钻研教材,根据教材重难点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播放课件,激情导入播放我国晋西北地区土地沙化的课件资料(或出示相关图片资料),引导学生畅谈感受: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就在这一片荒无人烟,穷山恶水之地,一位81岁的老农却创造了一个了不起的奇迹,这究竟是一位怎样的老人,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16课—青山不老。板书课题,齐读。这篇文章源自于《光明日报》记者梁衡在1983年写的一则消息,他用最平实的语言叙述了一位山野老农的故事,却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梁衡曾这样描述:老人姓高,名富。我对他怀有无尽的敬仰。这个平凡的人让我领悟了一个伟大的哲理:青山是不会老的。【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晋西北地区沙化现象,使学生有初步的感性认识,懂得我国晋西北地区环境整治工作迫在眉睫、刻不容缓,进而认识植树造林的意义,为下文理解老农改造山林、美化家园的决心和可贵精神做下铺垫。】二、初读——感悟一片情怀1.打开书68页大家用较快的速度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读正确。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2.请大家试着用老师出示的重点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吧!山野 肆虐 山沟 奇迹 创造 绿洲 价值 造福 小结:这种方法叫重点词概括法,我们以后可以用这种方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设计意图:明确要求,教给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三、细读——体验一段人生感悟十五年创造的奇迹1.师:青山为证,绿树为凭。老人绿化造林,执著地坚守着大山。从他的事迹中,哪个词可以概括你受到的震撼?(奇迹)2.快速默读第四自然段,看看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在感动你的地方写上你的感受。(一)第一层面:从数字理解“15年创造的奇迹”出示句子: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认识正面描写的写作手法,思考数字让我们感受到什么?将学校与3700亩林网进行对比,引导学生感悟朗读(敬佩)。(二)第二层面:从大环境中理解“15年创造的奇迹” 出示句子:我知道这条山沟所处的大环境。……县志载:“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预设:1. 让学生联系课文,结合注释,学习第2自然段,了解恶劣的自然环境。2. 出示:“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理解意思。3. 如果当时你在这情景中,你会有怎样的感受?让学生想象。4. 这真是让人感到恐惧。老师与大家齐读这段好吗?师读前半句,你们读后半句。5. 这位瘦小的老头,就在如此险恶的地方,竟创造了这块绿洲,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啊!我们再来齐读这一句吧。出示:就在如此险恶的地方,我对面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竟创造了这块绿洲。(三)第三层面:从小环境中理解“15年创造的奇迹” 1.师:这是梁衡在采访中发现的一名村干部的工作手记中的几页内容:(出示手记课件)15年啊,绿色披上了青山,而青丝却变成了白发,死亡带走了他的亲人,也正一步步向他逼近,让我们闭上眼睛,走进手记中的一天,静静地去想象老人当时的情景,当你的眼前出现这个画面的时候,动笔写下你对老人的看法。交流感悟。2.师:苦心人,天不负,有志者事竟成。勤劳的双手描绘了美好的家园;辛勤的汗水滋润了干渴的心田。老人用粗糙的双手、单薄的身躯创造了一个属于大家的奇迹!(课件展示绿意葱茏的图片)瞧,参天的杨柳,如臂如股,劲挺山腰;绿色的波浪,此起彼伏,绿风荡漾。推荐一生美美地读第一自然段。(课件出示第一段)【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朗读感悟、想象理解,使学生认识到正是由于山沟所处的自然环境非常恶劣,老农才坚定了改造的决心;尽管老农生活条件艰苦,甚至自己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