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xx县xx乡xx煤业有限公司
(xx煤矿)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xx县xx乡xx煤业有限公司编制时间:二0一六年元月十二日
目录
第一节 矿井概况 1
一、矿井基本情况 1
二、矿井地质概况 1
第二节 矿井灾害分布地点及灾害类型 5
一、本年度矿井采掘布署及作业地点安排 5
二、各类事故可能发生的地点及预兆 5
第三节 矿井灾害预防 7
一、水灾事故的预防 7
二、矿井火灾事故的预防 7
三、矿井瓦斯事故的预防 8
四、矿井煤尘的防治 9
五、顶板事故的预防 9
六、其它灾害的预防 10
七、安全教育及其培训计划 10
第四节 矿井灾害处理 13
一、处理事故的组织领导和有关单位、部门及其负责人职责 13
二、自救的组织及设施 14
三、避灾路线 15
四、事故发生后的调度通知程序 16
五、防止事故扩大的措施 18
六、处理各类事故的原则和措施 19
七、水灾的预防与处理 20
八、火灾的预防及处理计划 23
九、瓦斯、煤尘爆炸事故 26
十、顶板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31
十一、预防机电、运输事故措施 33xx煤矿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
第一节 矿井概况
一、矿井基本情况
xx县xx乡xx煤矿位于四川省川南煤田xx矿区武乐井田西段16—20号勘探线间,即位于四川省宜宾市xx县城175°方向,直线距离约20 km处,属xx县xx乡xx村五、六组所辖。矿山中心点地理坐标:东经xxx°xx2′28″,北纬xx°02′33″。
xx县xx乡xx煤矿由原“xx县xx乡xx煤矿”、“xx县xx乡xx煤矿”两个矿井进行资源整合而成。xx县xx乡xx煤矿作为资源整合主体矿井,整合后矿区北东紧邻xxxxx煤矿,南西紧邻xx县xx乡xx煤矿,相邻煤矿之间留有30~60m的保安隔离煤柱,不存在边界争议。
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于xxx年1月17日以“川办函〔2007〕16号”文《关于xx市煤炭资源整合方案的复函》同意以xx县xx乡xx煤矿为主体矿井利用已关闭的xx县xxx煤矿的煤炭资源进行整合组成新的矿井;xx省国土资源厅于20xx年8月25日颁发采矿许可证,证号:有效期10年。
二、矿井地质概况
(一)、地质构造及特征
1、地层
矿区及其外围出露最老地层为二叠系下统茅口组(P1m),向上依次出露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组(P2em)、二叠系上统宣威组(P2x)、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1f)、铜街子组(T1t)及第四系冲洪积层、崩坡积层及残坡积层。
2、矿区构造
矿区位于xx向斜北西翼,xx向斜是复合迭加在xx向斜西端的一个北东向的次一级褶皱。整合矿区呈北东向~南西向展布,为单斜构造。地层倾向南东(110~115°),倾角20~25°(一般为22°),向深部有变缓趋势。矿区地表未发现断层和次级褶皱,仅在矿区北东、南东外围钻孔中发现3条隐伏断层(f23 、f25、f90),矿山井巷揭露2条隐伏断层(f① 、f②),造成煤层厚度、产状变化甚至缺失,造成煤层在走向和倾向上的不连续,其破碎带在井巷中易产生冒落和滴、漏、淋水。隐伏断层多表现为地层缺失,但由于断距较小(一般3~5m),对矿区煤层开采影响不大。总之,矿区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属简单~中等型。
(二)、 煤层及煤质
1、煤层
因本区地质工作程度达精查,对煤层的控制程度和研究程度较高,煤层对比工作较为扎实。xx煤矿区范围内可采与局部可采煤层只有3层,即8号煤层为全区可采,2、7号煤层为局部可采,其它煤层在矿区范围内均不可采。
表2煤 层 特 征 表
含煤地层 煤层
编号 煤层
厚度
(m) 层间
距离
(m) 结构 可采性 视密度 倾角 顶底板岩性 两极值
平均 平均 夹矸层数 稳定性 (t/m3) (°) 顶板 底板 宣威组(P2x) 2号 0.55-1.19
0.78 0-1 局部可采 1.70 20~25° 较稳
定 较稳
定23.31宣威组(P2x) 7号 0.5-1.1
0.67 0-1 局部可采 1.75 20~25° 较稳
定 较稳
定 宣威组(P2x) 8号 1.13-2.98
1.57 3.7 1-2 可采 1.60 20~25° 较稳
定 较稳
定 2、煤质
表3各煤层质量特征表
煤层
名称 水分
(Mad)% 灰份
(Ad)% 挥发分
(Vd)% 固定碳
(Fcd)% 全硫
(S t.d) 发热量Qgr.v.d
(MJ/Kg) 2号 2.0 35.23 6.13 57.86 0.61 24.38 7号 2.23 38 5.94 54.57 4.65 23.29 8号 2.12 30.27 6.02 63.03 3.27 26.69(三)、 矿井主要灾害因素及安全条件
1、煤层瓦斯压力、含量及瓦斯等级
(1)瓦斯压力
xx煤矿开采上界标高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