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学 时:32(其中理论20学时,实验12学时)
学 分:1.5
课程类别:专业平台课程
面向对象:临床学专业本科学生
课程英文名称:Medical Microbiology
一、课程的任务和目的
任务:《医学微生物学》是一门医学专业基础课,主要研究与人类疾病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形态、结构、代谢活动、遗传和变异、致病机制、机体的抗感染免疫、实验室诊断及特异性预防等。通过本课程学习可以了解人类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机制及规律,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学科打下基础,有助于控制和消灭传染性疾病。
目的:学习医学微生物学的目的,在于了解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与致病性;认识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免疫作用,感染与免疫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了解感染性疾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及预防原则。并掌握常见的消毒灭菌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工作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加深对理论课的理解和巩固。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医学微生物学概论
1.目的要求
熟悉:微生物概念及种类。
了解: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医学微生物学发展简史与现状。
2.教学内容
微生物的概念和种类,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医学微生物学发展简史与现状。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微生物概念及种类。
难点:微生物的分型特点。
(二)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1.目的要求
掌握: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异同点及其意义;细菌特殊结构及意义。
熟悉:细菌的大小、测量单位和基本形态;质粒的化学组成及功能;核质组成及功能。
了解:细菌细胞壁的主要化学成份及功能,细菌细胞壁缺陷型;细胞膜的组成及其功能。
2.教学内容
(1)细菌的大小和形态:测量单位、基本形态。
(2)细菌的结构:基本结构、特殊结构。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细菌细胞壁的结构异同点及其意义;细菌特殊结构及意义。
难点:细菌细胞壁的组成结构和化学成份、细菌特殊结构意义。
(三)细菌的生理
1.目的要求
掌握:细菌的生长繁殖条件;细菌代谢产物及意义。
熟悉:细菌的繁殖方式和速度,细菌在人工培养基上的生长现象和人工培养细菌的实际意义。
了解:细菌的生长曲线,培养基的种类及制备原则;细菌的分类原则和命名法。
2.教学内容
(1)细菌的生长繁殖及代谢产物:细菌的生长繁殖条件、细菌代谢产物及意义。
(2)细菌的人工培养。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细菌的生长繁殖条件;细菌代谢产物及意义。
难点:细菌的生长曲线。
(四)消毒与灭菌
1.目的要求
掌握:消毒、灭菌、防腐、无菌及无菌操作的概念;高压蒸汽灭菌法的方法及适用范围。
熟悉:日光与紫外线的杀菌机制和适用范围;化学消毒剂作用机理和影响作用的因素。
了解:热力灭菌法的原理,其他热力灭菌法;滤过除菌法;化学消毒剂的种类。
2.教学内容
(1)消毒与灭菌基本概念。
(2)物理消毒灭菌法、化学消毒灭菌法。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消毒、灭菌、防腐、无菌及无菌操作的概念;常用消毒灭菌的方法。
难点:各种消毒灭菌方法的具体要求(如温度、压力和时间等)。
(五)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1.目的要求
熟悉:细菌变异的物质基础及作用;细菌基因的转移和重组的方式。
了解:细菌的变异实例,细菌的基因突变类型;细菌遗传变异在医学上的应用。
2.教学内容
(1)细菌变异实例:形态结构变异、菌落变异、毒力变异、耐药性变异等。
(2)细菌变异的物质基础,细菌染色体、质粒、转位因子、噬菌体。
(3)细菌变异的机理:基因突变、基因的转移和重组。
(4)细菌遗传变异在医学上的应用。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细菌变异的物质基础及作用;细菌基因的转移和重组的方式。
难点:细菌基因的转移和重组方式。
(六)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1.目的要求
掌握:正常菌群概念及条件致病菌、菌群失调症的形成条件;细菌的致病因素,内、外毒素的主要区别。
熟悉:感染的来源、类型。
了解:微生物在自然界和正常人体分布概况;正常菌群对人体的有益作用;感染的途径。
2.教学内容
(1)微生物的分布: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正常人体的分布。
(2)细菌的致病性:细菌毒力、细菌侵入数量及侵入门户。
(3)感染的来源与类型:感染的来源、途径及类型。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正常菌群概念及条件致病菌、菌群失调症的形成条件;细菌的致病因素。
难点:细菌内外毒素的特点。
(七)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和防治原则
1.目的要求
了解:细菌学诊断的方法和防治原则。
2.教学内容
(1)细菌学诊断:标本的采集与送检、检验程序。
(2)血清学诊断。
(3)人工自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标本的正确采集与送检。
难点:标本的正确采集与送检。
(八)球菌
1.目的要求
掌握:各类球菌的致病因素与所致疾病。
熟悉:各类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