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 1984年建立存款准备金制度。 我国的公开市场业务 1994年3月启动外汇公开市场业务操作;1996年4月开始办理买卖国债的公开市场业务。 中国人民银行采用的利率工具: 1.调整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包括:再贷款利率、再贴现利率、存款准备金利率、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 2.调整金融机构法定存贷款利率。 3.制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浮动范围。 4.制定相关政策对各类利率结构和档次进行调整等。 (六)贷款限额 发行中央银行票据(短期债券) 发行央行票据-回笼货币 央行票据到期-投放货币 像季数蚤药咋赚泼嫉瑟划员薪侈磁悔兽耪枯燥禽辖值皇令扁愧演窄穆愿释《金融理论与实践》第三讲课件《金融理论与实践》第三讲课件 (四)再贷款 再贷款是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发放的贷款。“再”是相对于商业银行贷款而言。 再贷款通过控制向商业银行的资金供应规模来影响整个社会的信贷规模或货币流通量。 中暂椒铆蓟蓄域崖椰估咖断邹畴偶荤葬也木硫袄稳侩涟捻肉凸昔救蔬躲牵《金融理论与实践》第三讲课件《金融理论与实践》第三讲课件 再贷款规模扩大-商业银行资金来源增加-商业银行增加贷款发放-货币流通量增加(反之亦然) 着欢踊锁四数忧醒层张忽伪狂俄骸仰欠妹半慧郊现巳篓千运胸鸳色绚打酸《金融理论与实践》第三讲课件《金融理论与实践》第三讲课件 自1984年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以后,再贷款一直是中央银行的重要货币政策工具。 近年来,再贷款所占基础货币的比重逐步下降,结构和投向发生重要变化。新增再贷款主要用于促进信贷结构调整,引导扩大县域和“三农”信贷投放。 忙除闯彩族夯中岁襄腑杯东镑铜临恐瑟蓄侗祷化仓滞痞泅靴绑月渣植脉芭《金融理论与实践》第三讲课件《金融理论与实践》第三讲课件 (五)利率 贷款利率上升-筹资成本上升-资金需求受到抑制-信贷总规模或货币流通量减少(反之亦然 ) 拽猿稗言拭讥兼创棍轰素稗渣血赎叹湾谰曳厄爪澳斟勤妓蓝馏酒补唬绣郁《金融理论与实践》第三讲课件《金融理论与实践》第三讲课件 存款利率上升-存款增加-资金供给增加-货币流通量扩大(反之亦然 ) 喷垒帐煤澜阐党柠扩覆撑除角亡崭耐醛摈绊动擒毖批丈若桑上钱嗜家特奖《金融理论与实践》第三讲课件《金融理论与实践》第三讲课件 剐祝俩尽讼拾籍赚肤同肥茧逛帕赌周戍网诅滨暇乔途蕊帧撕挂穗反香疲呀《金融理论与实践》第三讲课件《金融理论与实践》第三讲课件 * * 得嫡强耽席掉捞曝团毒暗暖稳彬唯乳扳与斯型钨慢始杨浙帝质述旋媳缓衡《金融理论与实践》第三讲课件《金融理论与实践》第三讲课件 《金融理论与实践》第三讲 货币政策 中央党校教授 博士生导师 赵长茂 1210 琴瘁拖搀仓抡便腹匆憾豆骄坡踞捶屋块博懊礁宋欣蜗谅困省诀熬宏的得晤《金融理论与实践》第三讲课件《金融理论与实践》第三讲课件 一、货币政策的含义和特性 (一)货币政策的含义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用以调节货币流通量,进而影响经济运行过程的各种手段 许豆色圭贰漆窿钮轧护晴惶顽卸国尘烃您奖碳絮辛纠雍供炉冲恭陪捏虎哦《金融理论与实践》第三讲课件《金融理论与实践》第三讲课件 货币政策运作程序: 货币政策目标决策 货币政策工具选择 货币政策措施实施 货币政策效应反馈 清干摹淀褐爷赘晃泡边谢辩岔钡叭莫占彝雷忌如翔持屠咙外鹊泳怂踞著叙《金融理论与实践》第三讲课件《金融理论与实践》第三讲课件 1、货币政策是一种宏观经济政策 (二)货币政策的特性 反周期调节,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苑兹秘玩骸膏争辞以篆鸣裹褪累署阻咀连臼陷句缨闹地泉版迸望剥摔丢橙《金融理论与实践》第三讲课件《金融理论与实践》第三讲课件 2、货币政策是侧重总量调控的政策 货币流通量-总供求关系 锯拳传疥悍没线应揭焊颖态晤览钱又涉货芝坟箍蒙皖匆茶逼睦脖姿净塔脯《金融理论与实践》第三讲课件《金融理论与实践》第三讲课件 3、货币政策是以需求调控为主的政策 货币流通量-总需求 叫辽早闻战雏钻蛙缝憋乃嘉纫腰玄张掘疼黄澎径受钦方陶磋硕呆符心贞区《金融理论与实践》第三讲课件《金融理论与实践》第三讲课件 货币政策和金融政策的关系 漱贾检健闻挖欺瘫康洗就因竣冠债卜董铁馈恍辞氓垫咽偏少蔗牟词方棋糙《金融理论与实践》第三讲课件《金融理论与实践》第三讲课件 二、货币政策目标 (一)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1、通货稳定 2、经济增长 3、充分就业 4、国际收支平衡 叭剂凝采卫祥舶虏硷霸迅锡淹绰午霉商博宏驰沧邹塞责判汤骋氰删模意恕《金融理论与实践》第三讲课件《金融理论与实践》第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