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李宗仁在老河口 ? ? ? 朱 芒 ? ? ? ? ? ?
[ 录入者:本站编辑|?时间: 2008-03-18 18:18:52 | 作者:本站 | 来源:原创 | 浏览:0次 ]
1938年10月,武汉沦陷,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和他统率的战区部队,在极为复杂、严峻的局面中,经襄樊抵达老河口。 日军为巩固对武汉的占领,力图以武力与“谋略”分化、瓦解国共抗日力量,“覆灭”敌后新四军和正面战场部队。国民党五中全会作出积极反共的决定,同时对李宗仁、桂军及其它杂牌军监视掣肘吞并;后方贫困,民不聊生,面对十分艰难的处境,李宗仁仍以民族大义为重,基本坚持了他自己提出的“先国难而后私仇”与日寇“焦土抗战”不为瓦全、打败侵略者,收复大好河山的爱国主义思想。 日军占领武汉后,“华中派遣军”司令官冈村宁茨力主“西进”,中路经随县、枣阳、襄樊、老河口,由陕入川,直逼重庆。五战区部队(包括新四军五师)是时辖有18个军43个步兵师,部署于武汉外围鄂中、鄂西北大洪山、桐柏山、随、枣、襄樊、老河口和南阳。日军无论是巩固其对武汉地区的占领还是继续“西进”,五战区部队首当其冲为其严重障碍。而襄东的得失,对全国正面战场战局影响重大。1939年5月,日军纠集第3、13、16师团10万之众,妄图在襄东一举“覆灭”五战区部队主力。李宗仁作了相应部署。战役展开于大洪、桐柏、随、枣数百里的广阔地区,战斗十分激烈。史志记载:“174师在随县与敌激战于襄花公路沿线,日军充分施展机械化优势,坦克开路,轻重机枪排射,中国军队既无平射炮,又无穿甲弹,敌人坦克所过之处,状况惨烈。174师牺牲之大,为抗战以来所罕见。”174师与敌拼杀急需友军呼应支援,而拥有10万之众的中央军嫡系部队汤恩伯军团却与敌稍一接触,即擅自放弃阵地,从随阳店一带后撤至南阳,致使李宗仁的全面部署敞开大口,日军无所顾忌地长驱直入,形势急转直下。此时,李宗仁又接到重庆统帅部的“电令”,“一、令孙连仲部以主力推进至新野、邓县,协调汤军掩护汉中;二,汤集团军尔后可以南阳为后方,联系孙连仲部掩护京西公路;三,张自忠尔后准备以南漳附近山地为游击根据地,孙震部担任襄樊方面之游击。” 李宗仁如执行这个命令,将放弃襄东全部地区,不仅部队、群众伤亡惨重,而且因随、枣、襄樊、老河口被日军攻占,敌人可以东保平汉铁路交通,巩固对武汉三镇的占领,北控信阳,与华北日军相呼应,南掩汉宜公路侧翼,西扼川陕咽喉,形成纵横鄂豫、威逼川陕之势。是时,日军主力已对大洪、桐柏五战区主力构成包围。 在此紧要关头,李宗仁果断严令汤恩伯自豫西南下投入战斗,同时命令原部署的39军、13军夹击随枣公路之敌,以纵队变横队对敌形成反包围,向日军发起攻击。1939年5月15日,五战区全线反攻,辽阔的鄂西北战场,狂风怒吼,黄沙蔽日,遍地烽火,敌我尸横沟渠。李宗仁指挥的随枣之战,如襄樊史志所评:“是抗日的国民党军队正面作战、共产党领导下的游击队敌后作战、人民群众配合作战的一次全面抗战,给嚣张一时的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促进了抗日战争的战略相持。” 在此后的枣宜会战、豫南会战、鄂北会战等战役中,李宗仁坚持背水安营,在老河口坐镇指挥。在华北日军骑兵窜至距老河口50华里的孟楼镇、老河口市民惶惶不安之时,李宗仁则悠闲地带着养子李志圣骑在马背上逛街;他在田埂观察敌机轰炸,参谋刚把他拖向掩体,炸弹在距他所站田埂不足百米的地方爆炸,他镇定自若,还在询问老河口机场扩建问题;1942年五战区军队反攻日军据点随县擂鼓墩,李宗仁由老河口奔赴前线,偕22集团军总司令孙震、127师师长陈离,在可以清晰听到枪炮声的一个师的火线指挥所督战。“……战斗在向白热化发展,李宗仁房内电话铃响声不断,战斗非常激烈,官兵们因为李长官和孙总司令亲临前线,战斗情绪非常高昂,……李宗仁拿起话筒,通讯兵同时接通总部、军、师部电话,李宗仁下达命令,孙震复述:正面进攻打得很好……全力阻击随县城内增援之敌,争取时间,一举而歼灭之……战斗胜利结束,李宗仁舒展了严肃的面孔。在鄂西北老河口6个年头中,李宗仁统率五战区部队在正面战场与战斗在敌后战场的新四军的共同对日作战中保卫了大片国土,使人民免遭日寇蹂躏。 1939年,在中华儿女同仇敌忾军民共御日寇最关键的时候,蒋介石却数次派代表在香港、澳门与日本政府代表秘密和谈。1939年1月,在蒋介石的授意下,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作出了“溶共”、“限共”、“防共”、“剿共”的符合于日寇诱降和反共的决定,制订了《共产党问题处置办法》等一系列反共文件,同时向五战区派遣了集“三工”——党工、政工、特工于一身的军统、中统特务张元良和特务机构,多次电令李宗仁“鄂中非新四军防区,必须立即撤走,否则第五战区当以武力解决”。还下达了“解决江南新四军方案”和“江北新四军限期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