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积极的力量.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兰州市第五十三中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教案 积极的力量 授课人:郭怀得 授课班级:初一(6)班 2014年10月16日 积极的力量 一、活动理念 青少年正处于一个身心快速发展变化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中,自我意识的确立成为发展的一个主轴并影响到其他各个方面。建立积极的自我观念,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是其他发展任务的基础和前提,并且作为一种持续的发展动力参与各个发展的阶段。本活动力求使学生明确意识到积极的价值以及学会培养积极的方法,对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挖掘自我潜能,有效实现良好的素质提升起重要作用。 二、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与了解,学生能够掌握合理情绪疗法,以便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树立积极的信念。 2、过程与方法:初步了解和学习合理情绪疗法,进而帮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遇到挫折和困难的时候学会“转角”。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拥有积极的心理品质,拥抱积极的幸福生活。 三、活动准备 一张空白的纸、一支笔、PPS《积极思考的力量》 四、活动班级 初一(6)班 五、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心理测试 通过趣味心理测试《你幸福吗》来进入本节课,意在通过测试让来观察学生自身是否具有的从积极的角度思考问题和认识自己的能力。 假设你现在非常渴,独自一人在找东西喝,忽然间看到 桌子上放了半杯水,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A、真是太好啦,在我口渴的时候,这里还会有半杯水,正好解渴。   B、谁放在这儿的?我得问问。   C、真倒霉!本来就够渴的了,好容易看到点儿水,还只剩一半了。   D、喝完了以后我没准儿会更渴,干脆别喝了。 趣味心理测试分析 选择A———对待生活是充满阳光的,在这些人眼中,生活是美好的,人与人之间没有任何芥蒂,所以对外人毫不设防。不分你我。   选择B———对生活有很客观的评价,做事很讲原则,从不轻易相信别人,哪怕是受到别人的帮助,也小心地考虑对方的企图,生活缺乏安全感。   选择C———这个人爱从悲观的视角去看待挫折,忽略逆境也能给人们带来乐趣,总是怨天尤人,闷闷不乐,想必已经习惯成自然了。   选择D———把注意力放在事情的结果,忽略过程。他们眼中只有对错之分,从不做没有意义的事情。但有时因目标太高,会有一些挫败感。 (二)由“积极”想到的…… 通过汉语大辞典查询,积极一词有三层含义,分别是:①肯定的,正面的;②进取的,热心的;③鼓励的,增加动力的;④谷堆中最高的一颗谷子。 教师分别对四层含义进行讲解和举例说明,并引导学生思考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与“情绪”有关的积极词汇…… 小组讨论:前后四位同学为一组,在3分钟时间内尽可能多地写出与积极情绪有关的词汇。 组后教师分享: 情绪词汇(部分) 高兴、好受、舒服、开心、快活、快乐、庆幸、舒畅、舒坦、舒适、舒心、爽快、甜美、甜蜜、甜丝丝、喜出望外、畅快、喜悦、喜滋滋、心花怒放、心旷神怡、愉快、自豪 、敬仰、敬重、佩服、仰慕、尊敬、尊重、赞赏、赞美、感动、幸福 、圆满、期待 、向往 、惊喜 、欣慰 、鼓舞欢畅、痛快、欢快、欢喜、豁朗、可喜、快意、宽畅、狂喜、舒心、怡然、愉悦、喜上眉梢… (三)故事会 一位老妇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卖鞋,二女儿卖伞。每逢下雨时她就为卖鞋的大女儿发愁,每当晴天的时候她就为卖伞的二女儿烦恼,整天悸悸慌慌。智者告诫她说,你为什么不反过来想想呢?下雨时你为卖伞的女儿高兴,晴天时你为卖鞋的女儿快乐,你应该天天快乐才是啊! 通过故事让学生为故事中的老太太想一个办法,来让她保持天天快乐的心情,从而引出“合理情绪疗法”。 (四)合理情绪疗法 合理情绪治疗又称情绪的ABC理论,是本世纪50年代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创立。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主要是ABC理论,在ABC理论模式中,A是指诱发性事件;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结果。通常人们认为,人的情绪的行为反应是直接由诱发性事件A引起的,即A引起了C。 ABC理论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理解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原因。人们的情绪及行为反应与人们对事物的想法、看法有关。 (五)应用情绪ABC理论分析小李“童鞋”的下列看法 事件:考试考得不好 观念:同学会取笑我,真丢面子 情绪:难过沮丧 小任务:请学生对上述小李“童鞋”的非理性信念进行驳斥并且建立新观念。 通过学生的分享,尔后教师

文档评论(0)

wuailu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