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版)2017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一轮 第15讲 物态变化试题.docVIP

(四川版)2017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一轮 第15讲 物态变化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5讲 物态变化 1.(2016,泸州模拟)如图是一支水银体温计,它是利用水银的__热胀冷缩__性质制成的。该体温计此时的读数是__37.8__℃。(导学号 2.(2016,怀化)如图所示,(a)、(b)两图分别是甲、乙两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象,由图可知:在甲、乙两种物质中,__甲__物质是晶体,它的熔点是__48__℃。(导学号 3.(2016,吉林)从冰箱中取出的冻鱼在空气中放置一会儿,冻鱼身上出现一层白霜,又过一段时间冻鱼身上的霜变成了水。此现象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先__凝华__后__熔化__。(导学号 4.(2016,大连)在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时,萘的颗粒__小__(填“大”或“小”)一点好,加热过程中,用搅拌器不断搅拌,目的是使萘各处的__温度__趋于一致。 5.(2016,株洲)烧开水时,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小,主要是因为气泡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导致的。而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大,主要是因为:(1)气泡周围的水不断__汽化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水蒸气进入气泡;(2)液体压强随深度减小而__减小__。(导学号 6.(2016,扬州)如图所示是物质三种状态的分子模型。某物质由图丙状态直接变为图甲状态时,发生的物态变化为__凝华__,下列事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与之相同的是__③__(填序号)。 ①固体清香剂用了一段时间后变小 ②打开冰箱门,看到有“白气”冒出 ③寒冷的冬天,早上看到的霜(导学号 7.(2016,泰州)小明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之前,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 ℃。碘的熔点为113.7 ℃。采用图中的两种方式加热,图甲的碘颗粒吸热会__升华__(填物态变化名称,下同),图乙中的碘颗粒吸热除了发生图甲中的物态变化外,还可能会__熔化__;两种方式停止加热后,“碘锤”中的碘蒸气会__凝华__。(导学号 8.(2016,郴州)今年4月份,我市各地陆续下起了冰雹,范围广,颗粒大,在近几十年来十分罕见。冰雹落到地上,不久就“不见了”,这个物态变化过程是( A )(导学号 A.熔化        B.液化 C.凝固 D.升华 9.(2017,乐山预测)图中有关物态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B )(导学号 A.冰是凝固形成的,需要吸收热量 B.雾是液化形成的,会放出热量 C.霜是凝华形成的,需要吸收热量 D.雪是升华形成的,会放出热量 10.(2016,武汉)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导学号 A.用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 B.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觉凉爽,是由于酒精汽化放热 C.一瓶水被冰箱冷冻后,取出放一会儿,表面会湿,是由于水蒸气液化 D.北方的冬天,为了保存蔬菜,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华放热 11.(2016,邵阳)夏天,盛一盆水,在盆里放入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篮子,再把装有剩饭剩菜的碗放入篮子,用纱布袋罩好,就做成一个“简易冰箱”,如图所示,篮子里的饭菜放置大半天也不会变质,以上“简易冰箱”的工作原理是( B )(导学号 A.液化放热 B.蒸发吸热 C.凝固放热 D.升华吸热 12.(2016,攀枝花)生活中我们会看到这样的现象:现象一,剥开棒冰纸时,棒冰周围冒“白气”;现象二,在寒冷的冬天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以上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分别是( C ) A.棒冰局部升华;呼出的水蒸气液化 B.棒冰局部升华;户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 C.棒冰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呼出的水蒸气液化 D.棒冰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户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导学号 13.(2016,西宁)为了节约用水,西宁市园艺工人利用滴灌的方法给道路两旁树木浇水,如图所示。他们把细水管放入树下的土壤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树木根部,减慢了水分的蒸发,原因是( A )(导学号 A.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B.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C.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 D.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 14.(2016,广州)将杯中的液态氮(沸点为-196 ℃)倒入盛有奶浆的碗制作冰淇淋,观察到杯中液态氮沸腾,杯外壁出现白霜,则( C )(导学号 A.杯中液态氮放热 B.杯中液态氮温度不断上升 C.杯中液态氮不断吸热,温度保持-196 ℃ D.白霜是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15.(2016,黄石)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 )(导学号 A.被水蒸气烫伤比沸水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ud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